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

包头:家门口的爱心暑托班“托”起孩子精彩夏天

教室里,30多个孩子在青年志愿教师的辅导下完成作业;手工课堂上,孩子们亲手 *** 的手工艺品充满童趣;午间休息室里,一顶顶小帐篷呵护着孩子们的睡眠……这暑假,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少工委牵头举办的“帮你带娃”爱心暑托班,在全市15个社区开班。开在家门口的公益暑托班,缓解了小学生假期看护难问题,免去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

7月26日,“爱心暑托班”结营仪式上,老师给孩子们发奖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

“爱心暑托班”孩子们午休时的小帐篷。受访者供图

“我们今天结营啦!”7月26日,在内蒙古包头市复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0多个孩子拿着获得的小奖品,开心地合影留念。结营仪式后,一些孩子还在和同伴、老师依依惜别,迟迟不肯回家。

“这是我们第二次承接托管班,感觉很有意义。”本次“爱心暑托班”负责人、包头市蚂蚁力量公益协会会长闫凯告诉记者,今年的暑托班共有400多个孩子、90多位老师参加。除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安全的学习、活动环境,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用小课堂,内容包括居家安全知识、急救知识、垃圾分类知识等,让孩子们探索学习,享受欢乐充实的暑期时光。

各社区还依据自身特点,开展了别出心裁的实践活动。有社区邀请老党员李玉然给孩子们上一堂以《我们在党的哺育下长大》为题的思政课;有社区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教孩子们剪纸、练武术;也有社区带孩子们体验国画、击剑等课程。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果园社区开设的“中华民族一家亲”课程。受访者供图

“爱心暑托班”孩子们在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哈达社区上国画课。受访者供图

“击剑课特别有趣!”今年11岁的吕嘉桐说。她告诉记者,自己还学会了很多实用的生活知识,比如看食品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配料表。吕嘉桐很喜欢在暑托班上课的日子,能和同龄的伙伴们一起玩。她的父母白天都要上班,之前放暑假,她都是去爷爷奶奶家,要不就自己在家待一天等父母下班。

在复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的王慧怀孕8个月了,大女儿今年8岁。每天上班前她会把孩子送到暑托班,再开始一天的工作,“孩子在暑托班有老师看护,有小朋友做伴,还能学到知识,我特别省心、放心。”

“我们基于家长的需求,优化了课程安排和服务。在安全保障方面,制定了严格的安全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在课程设置上,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培训,根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闫凯介绍,暑托班还提供午托服务,通过集中配餐的形式,为孩子们提供美味可口的午餐。家长只需在8时左右把孩子就近送到社区,17时以后接回家就行,免去了孩子无人看护的烦恼。

暑托班老师大多是大学生志愿者,20岁的王译翔就是其中一位。她是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的学生,看到团包头市委发布的招募令,就和同学一起报了名,“暑假在家也闲来无事,就想着去当志愿者,体验一下当老师也挺好的。”学习交通运输专业的王译翔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给孩子们科普交通信号,“孩子们特别积极认真,我提问时,手都举得高高的。”

这次暑托班还有12位老师,是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微尘志愿者协会“夏日炎虎”支教队的同学。在为期10天的暑托班中,他们设计了科普实验课、安全知识课、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课、国学文化课等内容,丰富了暑托班的上课内容。

北京理工大学的李尚阳设计了国防科普课程,给孩子们讲军队种类、大型武器等知识,“让他们从小种下爱国的种子。有孩子说自己长大想当 *** 。”

同样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李金霖结合自己兴趣,带孩子们走进《红楼梦》。设计课程之初,李金霖想到自己小时候并不爱读《红楼梦》,“父母还要逼着我看”,上大学后再读《红楼梦》,才感受到其中魅力。于是,李金霖把《红楼梦》中的诗句、谜语编成卡片,让孩子自己去找答案。新颖的课程形式,一下子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现在的孩子认知水平都很高,我们讲的文学常识、科学知识,他们都能接受,只要找到适合他们的方式。”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李金霖给“爱心暑托班”孩子上红楼梦课程。受访者供图

“感谢你们不远千里而来,带来13项特色课程,为包头孩子启智明智,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在包头市党群服务中心人才会客厅,团包头市委副书记吴宇和北京理工大学支教队带队老师、学生进行了一次座谈交流。吴宇表示,北理工学子支教暑托班,不仅提高了暑托班的办学水平,也是学子们认识包头、了解包头的一次机会,希望他们日后在就业择业时能选择包头,再次来到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