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享的是《 *** 与大学生朋友们》的第二十六章——《习书记邀请我们到县委会议室座谈》。
故事发生在1984年8月,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 *** 向河北大学约20名暑期返乡的正定籍大学生发出了“欢迎大家毕业后回家乡建功立业”的诚挚邀请。在座谈会上, *** 鼓励同学们消除顾虑,讲真话,提建议,他认真听取同学们对家乡发展的建议,并真诚地希望他们学成毕业后回家乡建功立业。
当年 *** 在座谈交流中多次提到“欢迎同学们回家乡建功立业”,展露出他对当代青年下基层的殷切希望。他在那次座谈交流中有3句话,令我醍醐灌顶,印象深刻。
之一句是“大学生要成才报效国家有多种选择,在大城市大机关可以作贡献,在基层一样可以发光发热,干成一番事业”。当年 *** 的这一番话呼吁当代大学生正确看待基层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样可以发光发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基层一线正是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的更佳“磨刀石”。
第二句是“现在,社会上有些人看不起基层,上了学就想出国,留在大城市,觉得基层苦,接触的人土,工作条件差,干不了什么事。其实,基层更需要大学生,更需要人才”。 *** 的这番话体现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期盼,同时也戳中了现实中大部分青年人的内心想法。刚毕业的大学生,免不了胸怀壮志,梦想着未来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崭露头角。刚踏入社会的我们,总会将社会、将人生道路想得过于简单。对于基层工作的一些困惑,或许我们应该转变观念,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基层,要放眼未来,而不是计较眼前的荣辱得失。
第三句是“实话对你们说,我从北京到正定工作,很多人都不理解。有人说,你好不容易回城了,怎么又去正定县啊?那是什么地方啊?人各有志,我还是坚定到基层。我觉得在基层很充实,有干头儿,没有什么不好的”。 *** 当年的这一番话坚定了青年大学生趁年轻下基层的思想认知。一个人如果没有在基层工作过,根基是虚的,思想是空的,决策之时不知是否切合实际,应对突发事件时不知从何下手,即便身份地位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作为大学生,只有深入实际、深入一线,才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回顾此次座谈,我们要牢记 *** 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的期盼与教诲,感悟 *** 总书记的精神追求,赴基层、入主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祖国、为人民、为事业奉献青春的力量。
这里,我想交流3个方面的感想。
青年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 总书记多次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强调,就业是更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误区,往往对未来有着过高的期望,眼高手低现象普遍存在。无论是刚进入大学的新生还是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都应当理性地看待问题,在人生道路上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找准自己的目标与方向。
青年学生要上好基层锻炼的“必修课”。 *** 总书记强调:“年轻人多‘蹲蹲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一位90后代表亮相十九大,“村官”是她的标签,“基层”是她的注脚,她就是重庆市陡岩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石君。大学毕业后,石君毅然选择了下基层,她不辞辛苦,不怕劳累,从点滴做起,工作的之一件事情就是学会当农民。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经验,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做到航向清晰,方能行稳致远;干在实处,方能走在前列;为民服务,方能凝聚人心。我们务必要上好基层锻炼的“必修课”,摒弃好高骛远的思想,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
青年学生要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 总书记对黄文秀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在脱贫攻坚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 *** 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怀着建设家乡、服务基层的初心,报考了广西选调生,被录取之后回到百色工作,立志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工作刚满一年的她主动要求到基层去,到条件更为艰苦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乐业县担任百坭村之一书记。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永远奋斗”的革命传统,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当代青年大学生要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做新时代的开拓者;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涵养家国情怀,热爱祖国、奉献家乡,做新时代的奉献者。
孙大鹏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团委书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