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这个关键词,锚定了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崭新定位。在科技创新大潮奔涌的当下,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河南,如何迎头赶上、奋勇争先?答案的寻找,还需要把视线投入到更广袤的地方。11月6日上午,“豫见未来——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 *** 主题宣传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正式启动。本次活动旨在展现河南省特别是郑州等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过程中的“顶梁柱”形象,进一步推动河南省现代化实践走深做实。
发现什么,传播什么,收获什么——这是此次 *** 主题宣传活动所要作答的问题。河南立足省情实际,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由此涌现出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它们是河南制造品牌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进入中高端、成为关键环的“主力军”,也是河南在科技产业领域“欲建高地,先起高峰”的生动映照。在媒体采访团的笔端和镜头之下,更多人领略到了河南如何把“科技愿景”落实成“产业实景”。
作为志在打造算力赛道上的“中原明珠”的超聚变,助力北京大学建设高性能计算校级公共平台“未名二号”,促进了全球高校计算平台的 *** 技术交流和发展,为高校ICT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树立了榜样。
科技与科研,总是双向奔赴的。我们看看超聚变研发中心所在地——郑州北龙湖畔,这里集聚了北京大学、哈工大、北理工、香港大学等一批知名高校研究院。艾灸机器人、超硬材料刀具、手术导航机器人……一系列与河南优势产业结合的科技成果在研究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顶尖高校为何落子河南?答案还在于其汇聚的人口、经济、科创、产业等优势让人无法拒绝。在中原大地上书写科技论文,这里有“时”更有“势”。
一段时间以来,“小巨人”这个词成为流行,但不少人对于它的词义还是陌生的。在制造业领域,许许多多的河南企业用自身发展诠释了“小巨人”就是专精特新的代名词。作为筛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来自河南新乡的高服机械产品不仅畅销大中华地区,同时远销美国、法国、加拿大等68个国家和地区。40多年的筚路蓝缕,让这家公司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功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及外观等专利500多项。
专精特新领域的竞争,往往都是“半个身位”的前后,须臾放松,就可能退出之一方阵。同样来自新乡的专精特新企业——百合光电,其重点在装备制造、光电信息、新型显示等领域进行研发和攻关,打破光源产品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加快实现光电信息产品国产化。审视新乡这座城市的科技DNA: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4家,拥有各类研发平台1480家,科技人员13余万人……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这块沃土为何能让“小巨人”茁壮成长。
一种理念之所以成为流行,是因为它代表着时代主流。如今,新质生产力正成为一个“热词”,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依靠科技驱动,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代表着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来自许昌市的许继电气,突破高端电力芯片“卡脖子”问题,成为全球电力装备行业的排头兵。不成科技高地,就成发展洼地。近年来,越来越多像郑州市、新乡市、许昌市这样“科里科气”的中原城市正走在前列。观察它们风生水起的背后,无不是一个个高新技术产业所予以的有力支撑。
中国梦,也是科技梦。作为国家中部崛起战略重要承载地的河南,正是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完成了从“引进”到“引领”、从“超越”至“卓越”的华丽转变。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河南没有躺在成绩单上睡大觉,而是更加奋楫起航育科技之梦,推动自身高新产业逐步走向“蓝海”。在这里能够“豫”见未来,更能创造未来!(韦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