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
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问题学生’已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
日前,在第三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上,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首任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谈到,在理论层面,“问题学生”这一概念并不存在,也不应该存在。无论在中外教育史上,还是在中外教育理论的论述中,都没有“问题学生”的概念、定义和研究。然而,在现实教育实践中,“问题学生”却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不得不面临的一大难题。
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主席、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李镇西近期做了一项《关于“问题学生及其教育的问卷调查报告”》(下称“调查”)。调查覆盖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涉及学生、家长、教师及心理学和医学专业人士,共收到有效样本37956份。
对于“问题学生”的概念,目前并没有准确的定义与评价标准,上述调查以模糊处理的方式设置了问题,比如“是否认同‘问题学生’这个说法?”
有32566名受访者认同“问题学生”这一说法,占比高达85.8%;仅有5390人不认同“问题学生”这个称呼,占比14.2%。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人心中已经默认“问题学生”这一概念,并且会主观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是否有问题”的判断。
调查显示,学生们遇到的更大困难集中在学习方面,尤其是考试和学习成绩,同时还面临心理和情感上的挑战,如被孤立、缺乏自信、沟通障碍等。
受访学生认为,造成困难的更大因素是个人因素,占比44.38%,如学习态度问题;其次是家庭因素,占比22.62%,如父母对学习的严格要求带来的压力,以及同伴因素和学校因素分别占比17.2%和15.8%,如自由活动时间不足和规章制度过于严格。
有受访学生对自己遇到的更大困难进行了详细描述,比如被孤立了两年没有知心朋友;被其他同学语言攻击;很怕自己的优异成绩维持不了很久,被别的同学反超。又如挨打的时候没有地方躲;家人吵架的时候感到非常伤心和害怕;被老师当“问题学生”提问然后出丑,被同学在背后议论等等。
受访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在习惯和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严重,均占比在40%以上。此外,孩子的情绪问题和注意力涣散问题也较为突出,占比均在35%左右。手机上瘾和性格问题同样需要关注,占比均在25%左右。
而在受访教师看来,班级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学生习惯,占比达到65.79%。其他影响班级的问题包括家庭问题、手机上瘾、学习问题、注意力涣散、情绪问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占比均超过40%。相比之下,人际交往问题对班级的影响力较小。
“问题学生”的人数总体趋势是越来越多。心理和医学专业人士在上述调查中指出,学生最常见的问题是情绪问题,其次是手机(游戏)上瘾和厌学问题。社交障碍、抑郁症、多动症等问题也较为普遍。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一位国际化学校的校长在交流时曾向界面新闻提到,青春期学生比较敏感,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其中一位学生因抑郁休学一年,经治疗后返校没过多久又复发,断断续续,学业中断。另一位国际化学校老师也提到,班上学生因家庭原因抑郁,但在全家人共同接受咨询治疗后,孩子的抑郁问题得到明显好转。
一位来自湖南三线城市的家长则表示,她的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或许是因为娃比较小,学习及心理问题还没那么明显。但令她头疼的是,孩子沉迷手机,“刷抖音、看游戏解说都太吸引人了。”家长能做的只能是尽量转移孩子注意力,同时不当着娃的面玩手机。
“问题学生”的产生原因非常复杂,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长期以来,在唯分数、唯升学等教育评价标准的主导下,一些学生被错误地认为是“问题学生”,学校和家庭教育忽视“问题学生”、错误对待“问题学生”等“问题教育”,成为“问题学生”产生的主因。
王旭明认为,“问题学生”之所以会产生,与师德问题、学校管理问题、学校对学生思想教育不足,以及对公共危机事件处理不当等也密切相关。要解决“问题学生”,首先需要解决“问题教育”。
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校长刘长铭也持同样观点。他认为,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内卷”和价值观的偏差。
刘长铭表示,教育的增值应该体现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信心的提升、态度的转变、精神的振奋、兴趣的激发、动力的增强、特长的发展、眼界的开阔、目标的明确,甚至形成坚定的信仰。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其不可替代性,而教育的减值不应仅仅通过考试分数来衡量。
即使是“好学生”也可能存在问题,如北大学生中存在的“空心病”现象。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文东茅表示,许多学生的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往往源自家庭。他强调了“家”在化解教育问题中的重要性。
对学生影响较大的家庭因素 图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李镇西所做的此次调查结果也显示,教师、家长及心理和医学专业人士都普遍认为,导致“问题学生”出现的首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缺失,其次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个人性格特质”。
由于家长观点陈旧、教育 *** 单一、缺乏学习提升的意识与渠道,导致不少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仍然选择打骂或责罚等方式。
排在首位的家庭因素是“父母对你的学习要求严格,给你很大压力”;其次是“父母与你交流的方式让你觉得不舒服”;紧接着是“父母关系紧张/破裂/家庭暴力”;最后是“父母对你的控制欲很强,让你觉得窒息”。
参加此次调查的心理和医学专业人士指出,“问题学生”面临的更大困难是家长未能充分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并给予足够支持。
此外,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且缺乏心理诊疗专业能力,难以有效帮助学生,加上“问题学生”无处可去,家庭与学校协作不足、社会对“问题学生”的包容性不足,使其在学校缺乏宽松环境、产生病耻感并抗拒专业治疗等多重障碍,共同加剧了“问题学生”在寻求帮助和支持时的困境。
王旭明表示,面对由教育问题带来的“问题学生”,一方面要抓细、抓小、抓实教育,从源头上减少“问题学生”的产生。另一方面,面对已经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全社会,尤其是学校和家庭及相关单位,可用心理疏导、体育锻炼、艺术熏陶、个体经验等多种 *** 去化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