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潇湘晨报

湖南芷江433岁风雨桥经历洪峰屹立不动,少不了这些守护与支撑

记者 | 张沁

洪水慢慢退去,7 月 1 日上午,怀化芷江龙津风雨桥两侧的警戒线撤走,原本撤离的商户逐渐清理物品回到原位。

风雨桥周边的码头随处可见水淹过的痕迹,现场不少工作人员正进行清淤工作,以便尽快让居民们的生活恢复正常。

6 月 29 日,怀化市水文局发布预警,受上游贵州来水和本地降雨共同影响,预计舞水芷江站 6 月 30 日凌晨 2 时可能出现超警戒水位(250.1 米)1.5 米左右洪水过程。

当晚,芷江县龙津风雨桥管理所工作人员连夜通知桥上的 90 多户商户撤离,之后,多部门工作人员在龙津风雨桥及河道两旁通宵值班值守,实时监测沿河汛情,劝导群众远离水岸。" 今早(7 月 1 日)警戒线已经撤了,商户也都在搬回来了,现在正进行清淤,大家的生活基本恢复正常了。" 芷江县龙津风雨桥管理所所长张庭荣说。

撤离:连夜 *** 通知 90 多户商家撤离

风雨桥,顾名思义是能为过往行人遮风挡雨的桥。公开资料显示,芷江龙津风雨桥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自明代万历十九年(公元 1591 年),沅州城有个叫宽云的和尚,四方奔走募捐,共募集建桥资金 15000 两白银、粮食 11 万石,在此修建了风雨桥,因桥墩与流水形如龙口喷津,故名 " 龙津风雨桥 "。一直是湘黔公路交通要塞,也是商贾游客往来云集最繁华的地方,史称 " 三楚西南之一桥 "。

因桥上有不少商铺,平日里,龙津风雨桥从早到晚都十分热闹。6 月 29 日怀化市水文局发布预警,当晚 9 点左右,龙津风雨桥管理所工作人员开始逐户 *** 通知商户进行人员和物品撤离," 桥上一共是有 90 多户商家,一般晚上 8 点就歇业了,当晚我们是一户一户 *** 通知他们来把物品撤离的,那时候担心水位太高,人们的财产会受损失。" 芷江县龙津风雨桥管理所专职消防站站长罗方军说。

确定人员及物品全部撤离后,在龙津风雨桥两侧拉起警戒线,劝导其他人员远离,避免发生意外。

值守:每 2 小时轮一次班,通宵现场值守,消防员站桥墩上清理杂物

29 日及 30 日晚,罗方军和他的同事们都守在现场。" 不少市民想上桥都被我们劝下来了,太危险,我们肯定是不能让他们上去的。" 罗方军介绍,芷江县龙津风雨桥管理所共有 19 人参与现场值班值守," 我们是每 2 个小时轮换一次,每次有 6 个人值守,风雨桥每一侧有 3 人。" 轮到各自休息时,大家就在办公室眯一会儿," 回家肯定是来不及,我们办公室也比较近,就去办公室休息一会儿。我们所主要是负责风雨桥,沿河两侧都有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值守,我们是分工协作。"

6 月 30 日上午 6 时 27 分,芷江县社塘坪消防救援站接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指令:龙津风雨桥正中桥墩有大型障碍物需要及时清理,如不及时清理,有可能造成龙津风雨桥损毁。

芷江侗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雷群洪回忆,到达现场后,由于上游泄洪,桥墩处堆积了大量的杂物及树枝," 现场洪水流速过快,对桥墩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容易出现河道淤堵,甚至有导致桥梁垮塌风险。"

随后,一名消防救援人员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及安全吊带,携带火钩、笊笆下至桥墩处,对堆积的杂物手动清理。经过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左右,成功将杂物清理。

清淤:洪水退去后现场清淤,保证居民生活恢复正常

7 月 1 日早上,水位线已降到正常位置,风雨桥两侧的警戒线撤走,工作人员开始组织商户将此前撤走的物品搬回原处恢复经营。

" 虽然水没有漫过桥面,但是周边的码头都被淹了,现在水退了,地面有很多泥沙都要清洗。" 张庭荣介绍,从 1 日上午开始,工作人员便开始进行清淤工作,至 1 日下午 5 时左右,龙津风雨桥管理所所负责区域已快清理完成," 清理干净后,老百姓的生活也能尽快恢复正常。"

揭秘:龙津风雨桥为何如此坚固?

记者了解到,龙津风雨桥被称为 " 天下之一侗乡风雨桥 "。龙津桥于 1998 年 2 月开始修复,1999 年 10 月 20 日竣工。重新修复的芷江龙津风雨桥以木质结构为主,全桥长 252 米,宽 12.2 米,人行道宽 5.8 米。

龙津桥由桥、廊、亭三部分组成,桥两侧有厢房式店铺 94 间,设 3 层檐口长廊,上置 7 座 5 层檐口凉亭,通高 17.99 米。建筑艺术上如悬柱、瓜、柱脚、石鼓、楼坊等极具侗族特色与民间精湛工艺。特别是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桥墩架构,以当地青石为原料,用石灰、桐油、糯米调制成粘合剂这一传统工艺,紧密堆砌而成。

桥墩高 15 米,呈船形状,全用规则四方青石岩围砌而成。有十五孔水道,那 16 座坚实的石墩,其良好的排水设计与科学严谨的建筑结构,保证了这座古桥历经 400 余年风雨不倒,仍坚如磐石,在滔滔㵲水中 " 一 " 字形排开,犹如 16 艘迎风破浪的竞舟。

更令人惊叹的是那数以千计的脚柱、悬柱、穿枋、檩凳、栏杆,不用一钉一铆,横穿直套,均以榫相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