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是新一轮AI革命的中心,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搜狐科技于近期推出《10位华人的硅谷AI见闻》系列报道,通过与硅谷科学家、工程师、创业者、投资人、学者等人深度对话,看看在埃隆·马斯克、山姆·奥特曼这些大佬的声音之外,Ta真实的水位和水温是怎么样的。
本期为系列报道第八篇,对话硅谷连续创业者Inspirer Glasses联合创始人刘泽洋。
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郑松毅
编辑|杨锦
1994年出生的刘泽洋,想在“三十而立”之年,赶上AI热潮做出一番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
年龄不算大的他,人生剧本已是丰富多彩。
2016年,刘泽洋从美国马里兰大学休学回国,没想到一休就是5年。5年里,商科背景的他在基金公司做过实习,当过创投媒体记者,也创办过电商品牌Xfire,曾荣登2019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后来,他选择回到美国完成学业,并把目光投向了美国市场,试着找一找新的“掘金”机会。
对于美国硅谷,他并不陌生,因为这是他连续两次创业的起点。
2023年,在美国知名通讯设备厂商Midland担任产品经理的刘泽洋,发现了美国市场中的机会,毅然选择留美创业。
首次在硅谷创业时,他选了地产金融科技赛道,和合伙人一起创办了“Collab Living”公司。一年的时间,公司发展得已有一定规模,顺利融资200万美元,并管理超过7000万美元资产。
就在看似一切向好之时,刘泽洋觉察到公司发展迎来了瓶颈期,市场业务增速缓慢,想要改变现状必须对公司进行整体改革。遗憾的是,多位联合创始人之间始终未能对新的业务方向达成一致。
今年年初,正赶上AI浪潮涌动,他不想错过这次机会,于是干脆转头瞄准AI应用赛道——AI智能眼镜,二次创业。
这一回,他要自己成为“火车头”,带领团队在滚烫的AI市场中闯一闯。
为什么选择硅谷?
刘泽洋常常被问到这个问题:为何两次创业地点都要设立在硅谷?
他把原因归结于自己对硅谷的那份执念。“对硅谷‘久闻盛名’,在创业前就在想,既然要创业,就要在更好的地方去创。”
直到后来,在他抵达硅谷的那一刻,看到科技大厂林立,刘泽洋真正确认了硅谷是名副其实的“科技圣地”,也正是自己向往的创业起点。
他曾在纽约、洛杉矶等美国大城市都生活过,觉得这些地方的创业活跃度都不如硅谷高。
“在纽约,想等到一场高质量的创业聚会,通常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在硅谷一周就有两到三次。AI头部公司和人才都聚集在硅谷,在聚会上就有机会结识到在OpenAI、谷歌这样的科技大厂工作的精英,他们透露的一点点研发动向,会为我们这样的创业者带来很大的启发。”
刘泽洋提到,在硅谷大家是“抱团取暖”,这个地方包容性很强,无论你是来自中国、印度还是其他地区,在这里都是相互交流学习,碰撞思维“火花”,所以不太需要担心融入问题。
“但硅谷也是名副其实的‘卷’,大家到这里都是为了赚钱和创业,没有太多生活可言。酒吧、购物中心倒是都有,但相对都比较少,事实上也没有太多时间去消遣。”
AI浪潮带来的机会
老话讲“万事开头难”,创业选好项目是成功的一半。
谈及做智能眼镜的灵感来源,刘泽洋说,“今年AI技术的发展重点,已经从单纯的技术突破转向实际应用落地。AI大模型与硬件的结合应用会有很多机会。”
“AI落地应用需要一个好的切入口,和硬件结合使用会有非常好的效果。手机市场已经够‘卷’了,眼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有长期佩戴眼镜的习惯,比如墨镜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出门在外的必备品。恰巧我和团队成员对多模态(语音方向)大模型和智能眼镜都有研发经验,于是就决定了。”
智能眼镜
很多人关心AI创业成本是否昂贵?
刘泽洋以亲身经历介绍,“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开源大模型可以使用,我们所用的大模型也是基于开源大模型底座进行微调和训练。语音多模态大模型初步训练成本在10万美元左右,主要用于数据购买、标注、及租GPU显卡训练。硬件方面,成本主要在于设计、开模,以及众筹发布,预计也在10万美元左右。”
他补充道,“大模型研发成本取决于模型大小,如训练数据需求量大,模型规模也大,则成本会随之上升。”
说起来,“智能眼镜”已不算是新概念,只是最早仅出现在“钢铁侠”这样的科幻电影中,大众感知程度不深。
为了将科幻变为现实,再加上近两年AI技术发展迅速,包括谷歌、Meta、华为、小米在内的海内外科技大厂纷纷盯上了智能眼镜这块“蛋糕”,并积极搞起产品研发。
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更是在最近的公开发言中大胆预测,“智能眼镜或将成为取代手机的新一代超级人工智能助手。”
刘泽洋对扎克伯格的说法很是赞同,“现实中的智能眼镜已经实现了听歌、拍照、对话等功能。在AI的加持下,未来人们或将脱离对(手机)屏幕的依赖,仅靠与智能眼镜的交互对话,就能完成娱乐、订餐、购物等任务,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初创企业如何与大厂博弈?
谈及作为初创企业,如何在拥挤的赛道中与头部企业相争,刘泽洋心态很稳。
AI热潮让很多创业者蠢蠢欲动,他强烈建议,在创业之初先明确定位产品细分领域和消费人群,做出和大厂有差异化的产品。“这样就不是大家一起挤‘独木桥’,而是在各自的大道上迈进。”
“Meta算是当前头部智能眼镜厂商,它的产品方向更偏于General(通用型),在功能、价格和外观上追求平衡。而我们选择更聚焦于娱乐游戏方向,拼的不是外观和价格,而是将眼镜打造成一款专业游戏设备,在芯片和AR屏显方面进行特殊配置,给用户带来更优质的娱乐体验。”
到中流击水的刘泽洋,正乐在其中。他接着分享了一些创业心得和对硅谷创业环境的直观感受,希望能给创业者带来些许启发。
他介绍,在硅谷有一套标准创业打法:尽量去研究一些大公司不考虑做的方向,且越专越好,更好是形成技术壁垒。其次,选择有一定市场规模(例如年销售额几亿美元)但规模有限的项目反而更具优势,因为这些项目通常是大厂“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不会投入太多资源去做研发,竞争压力小。同时,不要选择大厂核心战略项目去做创业,因为这些项目即使是亏损的,大厂也愿意赔本赚吆喝。
在刘泽洋看来,当前算是AI创业的好时机。
“硅谷这边竞业协议已被废除(企业高管除外),意味着市场人才流动性大,容易从大厂挖人。另外,当前硅谷这边的投资人对‘天马行空’的项目还有信心和耐心,不仅限于关注快速落地项目,投资市场比较活跃。”
他认为,创业讲究顺势而为,现在正处AI风口,市场环境相对来说还不错,有想法的创业者不妨行动起来。即使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也会在日后工作中派上用场。
发表评论
2024-10-06 12:43:30回复
2024-10-06 12:47:5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