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长沙铜官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其烧制技艺传承千年。自1956年被发现以来,出土文物已过万件。2011年5月23日,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技艺得到更进一步的保护和发展。现在,当地不仅陶艺馆、陶瓷厂在传承技艺,当地 *** 还建设了陶瓷专题博物馆——长沙铜官窑博物馆。
每逢节假日,长沙铜官窑博物馆都有陶艺体验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把陶泥做成自己想要的器物,还能有机会得到非遗传承人刘坤庭的现场指导。
长沙铜官窑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现在馆藏展出的文物,最受瞩目的就是“黑石号”沉船打捞出来的出水文物,帆船9世纪20年代末触礁沉没,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海域被打捞出海。
2018年,长沙铜官窑博物馆以专题展的形式展出了“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162件(套)。船上满载的中国磁器也为海上丝绸之路保留了珍贵实物,同时也证实了古代中国与中东各国之间存在着贸易往来。
这件青釉褐斑贴花椰枣纹执壶就是当年回归的代表作品之一。执壶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略显灰黄,肩、腹处模印贴花椰枣纹,其上覆盖大块褐色釉,形成三个椭圆形斑块,突出了图案的装饰效果,器物造型和图案特殊,是唐代长沙铜官窑生产的外销西亚各国的产品。
文旅融合发展让老手艺有了新“赛道”
如今,当地把铜官窑陶瓷元素引入了更多行业,通过文旅融合,让老手艺也有了新“赛道”。
从一团泥到一个成品,长沙铜官窑的陶瓷要经过练泥、施釉、烧成、出窑等70多道工序。练泥程度、烧制的时间等工序要点总结都是一代代手艺人们汗水的结晶,更是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刘坤庭是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刘坤庭已经培养了数百名学徒,他将自己的工作室变成了一个陶艺体验馆,让更多的孩子和年轻人能够接触和了解陶艺。
刘嘉豪是刘坤庭的儿子,这套出自他手的作品,器型、釉色的创意都源自“黑石号”的出水陶瓷,作品上面的诗句也是复刻而来。
如今,当地从基础配套硬件上入手,还原历史风貌。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各地陶艺匠人、文化名人和投资客商回归并入驻铜官,为陶瓷产业复兴铺就“绿色通道”。
发表评论
2024-11-18 18:44:20回复
2024-11-18 18:47:53回复
央视网报道的长沙铜官窑历经千年传承,如今文旅融合焕发新活力,从技艺保护到博物馆建设再到文化传承人的努力培养年轻一代的陶艺爱好者与传承者实属不易!通过一系列举措如专题展览、体验活动等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门古老的手艺是明智之举;同时还原历史风貌吸引更多人才回归陶瓷产业更是锦上添花之笔妙不可言啊~期待长沙瓷文化继续发扬光大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2024-11-18 18:51: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