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7日,广东珠海,傍晚时分,繁忙的青州航道。图片来源:CFP

章俊:一个制度保障、两大关键抓手和七个改革要点 | 解码三中全会

银河证券研究团队 章俊 张迪 聂天奇 铁伟奥 于金潼

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代重大命题,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是划时代的,而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实践续篇,整体上延续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开启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背景下的时代新篇。本次改革要求在2029年完成,时间紧、任务重,预计改革举措落地落实效率更高。

作为聚焦中长期议题的三中全会,也对当前形势和任务进行了分析,锚定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放松。鉴于下半年经济增速有“保5”诉求,未来与扩大内需相关的宏观政策有进一步加码空间,关注7月底政治局会议的相关表述。

我们将三中全会的重点梳理为一个制度保障和两大关键抓手:一方面,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障,既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要进一步强化“市场”属性。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是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力量,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安全,发展新质生产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从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我们进一步提炼出以下七大要点。

一是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包括: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等。

二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聚焦科技创新体系短板弱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以央国企为战略引领,健全新型举国体制。

三是健全宏观治理体系,增强宏观政策一致性。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矛盾问题日趋复杂,宏观调控对系统集成提出更高要求。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

四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本次会议将“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作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一部分进行明确提及。土地财政模式难以为继,因地制宜进行产业布局,差异化发展新质生产力。

五是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打破城乡二元界限。“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为首次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加入新型工业化的元素,把产业发展作为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抓手,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包括户籍、土地等。

六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尤其是扩大制度型开放。一是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开放能力;二是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三是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七是统筹发展与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安全是发展的前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强化能源、资源、粮食安全,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保驾护航。

报告撰写团队成员: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章俊

中国银河证券宏观分析师、团队负责人 张迪

中国银河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 聂天奇

中国银河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助理 铁伟奥

中国银河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助理 于金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