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林芝12月17日电 题: *** 波密民众话川藏公路之变:从行路难到通四方

西藏波密民众话川藏公路之变:从行路难到通四方

中新网记者 江飞波 贡桑拉姆

“其他地方的人很难想象,十多年前我去 *** 读高中、去西安读大学的时候,还要淌深水、过雪山才能‘走出波密’。”近日, *** 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青年仁青曲措对中新网记者说,近十年左右,川藏公路波密段和波密县的公路快速“升级”,变得四通八达了。

波密县位于 *** 自治区东南部,川藏公路(国道318线)由东至西穿过波密。波密县境内十余公里的通麦路段曾被称为“通麦天险”,飞石、泥石流、塌方等灾害频发,过去是川藏公路最危险的路段之一。

资料图为2023年1月15日,航拍川藏公路 *** 波密通麦大桥,大桥下方为通麦老桥。记者 江飞波 摄

仁青曲措今年32岁,是中国农业银行波密县支行职工。她回忆,自己高中时在 *** 读书,那时从波密去 *** 最快也要两三天。以前通麦老桥通行能力有限,有官兵(武警交通部队)在两边值守,大家都排队通过,从波密出发顺利的话大半天才能到鲁朗,遇到拥堵就没法预计了。仁青曲措说,过了鲁朗然后是坐车翻过海拔4700多米的色季拉山,走国道去 *** ,中间还要走盘山路翻越海拔超过5000米的米拉山。

她最难忘的是有一年大学开学前的经历,“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要从波密出发赶去 *** 坐飞机前往西安。那天是8月27日,我生日当天,那时通麦隧道已经打通了,人可以过,但还不能过车。”仁青曲措回忆,当时隧道内积水齐腰,哥哥举着自己的行李箱走在前面,她跟在后面,二人淌着水穿过隧道,通过通麦路段。

“为什么我们要走隧道,因为七八月是这边的雨季,通麦老路下雨掉石头更危险。”她说,那天走通麦,哥哥和自己几乎浑身都打湿了,兄妹二人湿漉漉的到了鲁朗镇才找地方换了身干衣服。

今年62岁的益西四郎是中国农业银行波密县支行退休职工,他也回忆,通麦老桥毁于2000年的一场大水,此后,有段时间河道两边架起了钢索,人员走川藏线需要溜索过河才能通过。

“那时我们下乡为农牧民提供金融服务,也是通过溜索过去的。后面通麦又修了桥,能过车辆了,但那个桥承载能力非常有限,部队官兵在两端把守,控制车辆载重。”益西四郎说,那时如果车辆货物过重,需要卸货分多次运输过河,如此,堵车便成了通麦常态。

他说,更难忘的是开车过桥,因为当时的桥面不是刚性的,前半段车子往下溜,后半段又像爬坡一样,司机要稳住油门,心理素质不过关很容易出事。“通麦的危险还不止于此,我记得有一次过通麦的时候正好遇到了落石,房子那么大的石头从对面山上滚下来,直接越过帕隆藏布江,滚到了我们这边,轰隆隆的声音吓得我们赶紧跑”。

今年62岁的益西四郎是 *** 波密县居民,如今已经退休,他见证了川藏公路波密段几十年间的变化。图为12月14日,益西四郎在家打理花草。记者 江飞波 摄

益西四郎介绍,上世纪80年代自己是徒步和骑马下乡,到上世纪90年代,单位购买了几台拖拉机为大家提供代步,2000年左右又给大家换了摩托车。自己退休后,农行的多功能流动金融服务车已经可以开进村里了。

在他的印象中,川藏公路一直在改造升级,到2010年前后, *** 公路升级速度加快。2013年10月,从波密县扎木镇到墨脱的公路建成通车;2016年4月,川藏公路通麦段整治改建工程的全面建成通车,102隧道、飞石崖隧道、小老虎嘴隧道、帕隆1号隧道、帕隆2号隧道和迫龙特大桥、通麦大桥组成“五隧两桥”穿山跨河,取代了原有危险难行的路段。

益西四郎说,现在通过川藏公路通麦段只需要20分钟左右,从波密县出发驾车4至5小时便可到达林芝米林机场,而米林机场又通航全国十多个城市。“通麦天险”梗阻的打通,让波密人终于告别了行路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