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知名财会培训老师刘阳离职引热议,名师出走“魔咒”何解?

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名师与教培机构的博弈再次走到台前。

12月9日,知名财会培训老师刘阳发文称“基于非本人原因被迫从斯尔教育辞职”,并解除了与斯尔教育的所有身份认证,如果后续有用本人名义继续回复问题的均为不实消息。这一事件迅速在 *** 上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一度冲上微博热搜之一。

“最喜欢的会计老师,没有之一”,“你在哪儿,我的钱就花在哪儿”,“我们不看机构,只认刘阳老师”……不少学员还晒出和机构的对话截图,声称要退费。

当天中午,斯尔教育发布声明回应表示,刘阳老师先后两次以“身体原因需要休息”提出休假申请,并在近期通过邮件提出诉求,包括对过往已付报酬不满、要求公司予以追溯弥补,也通过邮件单方面提出离职,但始终未按公司规定办结手续。

天眼查APP显示,斯尔教育关联公司北京斯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1月,注册资本约1176.47万元。此前,斯尔教育已完成天使轮、Pre-A轮和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VIPKID、启明创投、小恐龙基金、华夏桃李等。

斯尔教育官网显示,刘阳是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拥有西南财经大学双学士学位、中央财经大学硕士学位,具有多年大型央企内审部实务工作经验,在斯尔教育中主讲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等课程。

授课之余,刘阳还会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视频记录生活,和学员们分享学习生活经验。截至发稿,她在微博、抖音、小红书平台的粉丝数共约63万。因其亲和的授课氛围和扎实的授课水平,被学员们称为“美羊羊”,也有不少人叫她“大哥”。

名师出走在教培领域并不鲜见。K12课外辅导、留学语培、会计培训和司法考培等教育细分赛道,都曾发生过名师出走创业事件。

比如留学语培机构智课教育,于2014年由前新东方名师韦晓亮和翟少成联合创立。随后没多久,20余名前新东方出国留学当家老师“集体出走”,签约智课教育。

声势颇为浩大的一次“出走”发生在老牌考研培训机构文都教育上。2021年初,一家名为“新文道教育”的公司官宣成立,旗下包括何凯文、汤家凤和蒋中挺在内的30多位考研名师,此前这些考研名师还都挂着文都教育的头衔。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培训机构的一大策略就是打造名师,并对其进行包装和宣传,利用名师的“IP”效应吸引生源,提高市场份额。新东方是最早强调个性教学、推行教师“明星化”的教育培训企业,旗下名师因登上综艺节目被大众熟知。

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低成本传播方式足以让“名师”的影响力覆盖全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也呈指数增长。因此,作为稀缺资源和活字招牌的名师,自然成为各家争夺的对象。在当年的校招启事里,应届高中大班主讲老师甚至能拿到50万元的保底年薪,资深主讲年薪百万毫不夸张。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则是名师出走带来的反噬,这和直播电商时代头部网红与背后公司的博弈是一个逻辑。把企业兴衰系于某些关键员工身上是企业管理中的大忌,这对于教培企业来说亦是如此。

如何降低“名师出走”带来的商业风险,每个大型教培企业都思考过这一问题。事实上,文都教育早在2019年引入资本时就开始大举去名师化,目的是“打造流水线上的老师”。

学而思通过“中央厨房”式的标准化生产和服务流程降低教师成本。其在教学端推行去名师化,将整个教学流程流水线化,每一个老师都需要接受培训,并按照教材流程上课。

为了弱化对老师的依赖,很多线下机构会在老师之外,增加教学前的“咨询师”和后置的“学管师”职位,分散老师的影响力和个人价值。

还有一些教培机构让名师同时担任公司副总裁等管理职务,或承诺“给股权”,以期留住他们。如果“奖励”也无法有效遏制名师出走行为,一些教培机构便选择同时加大“惩罚”的力度,比如定下大额的违约金。

对于教培机构而言,要想长期稳定发展,降低“名师出走”带来的商业风险,还需思考如何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教材和师资的标准化,从而形成难以被轻易复制的竞争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