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叙良。受访者供图
湖南博物院。《马王堆·岁月不朽》截图
《马王堆·岁月不朽》剧照。片方供图
《马王堆·岁月不朽》剧照。片方供图
《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辛追墓墓坑多媒体展示。湖南博物院供图
湖南博物院位于长沙市中心,5公里外就是热闹至深夜的黄兴步行街。近年来,博物馆和商业街一样热闹,除了闭馆日,馆内馆外都是人头攒动。为了尽可能满足观众高涨的参观热情,这个暑假,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延迟到晚上8点半。
来湖南博物院,必看马王堆展览。除了经典的基本陈列《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今年是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也正在进行中。
于8月19日开播的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干脆把湖南博物院当作“影棚”,打开了一种参观博物馆的新体验。纪录片一开始,镜头中的博物馆电梯就如同一条时光隧道,通向2000年前的汉代生活。
湖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叙良正在“追更”。他还在小本本上抄录经典台词,“墓葬群整体占地面积不到1000平方米,其中折叠的文明却几乎涵盖了西汉以前整个中国的历史。”“每一件马王堆墓葬出土文物,就是一个领航者,不管我们从哪个端口进入,最后都会抵达共同的终点。”
博物馆与纪录片,都将当下与2000年前的烟火日常交叠。在湖南博物院开发的文创中,有一个系列产品是以狸猫为主题。狸猫是马王堆漆器上的常见图案,那时候,猫不仅是宠物,更是人类驱鼠灭害的好帮手,古人把猫绘制在器物上,祈愿生活美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专访陈叙良之前,首先遇到的是湖南博物院办公楼下几只悠闲的猫。它们有自己的猫窝和食盆,显然是博物馆的“团宠”。
有些东西,可能2000年不曾变过。
纪录片打开湖南博物院的“隐藏”游览路线
中青报·中青网:此前也有关于马王堆的纪录片,这次《马王堆·岁月不朽》把博物馆当成纪录片的片场,两者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
陈叙良:这部纪录片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参观博物馆的新方式。传统的纪录片较多地用一些历史影像加专家访谈的形式,《马王堆·岁月不朽》则把参观博物馆的过程贯穿其中,打开了湖南博物院的“隐藏”游览路线。
片中的历史知识不是简单地平铺组合,而可以明显看出创作者通读、消化、吸收、提炼、重组海量的历史信息,带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在文本研究方面下足了功夫。片中不仅拍文物、讲历史,还把当下熙熙攘攘的城市社区、现代化的博物馆、热辣滚烫的长沙美食,都融入其中,与马王堆所处的汉代生活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纪录片的主角是马王堆,但又从马王堆讲到长沙国、讲到整个汉代中国,以及汉文化延续至今的强大影响,体现了一种家国情怀,达到了一种文化深度与高度。
中青报·中青网:博物馆和纪录片曾经有一个共同的“刻板印象”——比较专业、比较枯燥,现在都发生了变化。
陈叙良:博物馆和纪录片都在转型,博物馆有新的展陈方式,纪录片有新的拍摄手法,“老一套”吸引不了年轻观众。博物馆和纪录片气质很搭,娓娓道来,又煽情又克制,双方可以相互成就。博物馆欢迎通过纪录片来传播知识、传递价值观,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中青报·中青网:博物馆如何和当下生活连接?
陈叙良:举个例子,我们曾经办过一个《根·魂——中华文明物语》展览,通过30件(套)代表性文物,简明扼要勾勒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其中有一件文物《驿使图画像砖》,除了文物的展示与解读以外,我们还通过一面辅助展墙,介绍了从马车驿使到汽车、高铁再到 *** 、微信的发展历程。随着时代变迁,交通、通信工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亦然。
我们要尽可能地发掘出文物的当代价值,对其进行转化性、创造性的阐释,文物才能和日常建立更紧密的关联,观众才会更有兴趣。刚刚举办的“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也以“马王堆汉墓文物、汉代文化与当代中国”为主题,重点探讨的就是马王堆汉墓所包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及其在当下的意义与价值。
数字技术的意义在于实现文物价值的增值
中青报·中青网:和馆内长沙马王堆的常设展相比,数字展能给观众带来什么?
陈叙良:一是拓展了知识。传统的展览依靠文物、展签或者展板等,信息含量有限;利用数字技术,除了拓展的海量知识外,观众还可以通过智能搜索,即时精准获取想要了解的某个知识点。二是数字技术支撑的多感知通道,让文物能更贴近观众。比如,文物的内部什么模样,乐器文物演奏起来是什么声音,甚至文物的气味,都能让观众看到、听到、闻到,打造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近年来,从考古发掘到文物保护与修复,从价值阐释到展示传播,文物和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技创新已成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为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贡献力量。
此次《生命艺术——马王堆汉代文化沉浸式数字大展》主要借助高清文物扫描、三维投影、裸眼3D、异形LED球幕等技术,用动态的视觉冲击,展现马王堆在哲学方面的思考,呈现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宇宙观、生命观。
我们还在2022年办过“听·见湖湘——湖南音乐文物与故事展”,传统的音乐文物展示就是静态地放在那里,但音乐文物的更大魅力就是声音,可文物又不能随意触摸和演奏,于是我们就用一些数字技术来让音乐文物重新被“听见”。
中青报·中青网:现在不少博物馆都推出了数字展,你认为实体的文物展和虚拟的数字展之间是什么关系?
陈叙良:中国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博物馆的观众越来越年轻,他们对文化有更高品质的需求。传统的博物馆展览当然还在吸引很多观众,但作为博物馆,必然需要对展陈方式进行升级。文物和科技之间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
博物馆的数字展有精品,但坦率地讲,精品不是很多。数字展览的前提永远是内容:你的文化主题或内核是什么,要讲一个什么故事,要传达什么价值观……文化产品必须首先在内容上要打动人,数字技术的使用才有意义,而不是简单的感官 *** ——不能除了 *** 只剩 *** 。
数字技术是一种手段,它的意义在于实现文物价值的增值、提升实体博物馆的价值,帮助博物馆实现其文化使命。具体而言,帮助观众能够深入文物的内部与关联的外部,去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而且观众的需求不同,数字展也需要提供不同的文化产品。比如,有的文物内涵比较深奥抽象,那就可以用数字手段深入浅出地、形象化地去解释。
中青报·中青网:如何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博物馆?
陈叙良:数字博物馆可以让博物馆实现“24小时不打烊”。我们所有的临时展览都有线上展厅,撤展之后,观众仍然可以在网上观看。其他诸如网站、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传播渠道,就不必赘述了。在新的时代,更重要的是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创新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博物馆,让人们能够突破时空与保护展示条件的限制,享受多元化的全新博物馆产品与服务。
湖南博物院作为马王堆汉墓的文物保护、展示和研究单位,承载湖南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底蕴。我们希望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为核心数据来源,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包括线上数字展厅的搭建和线下博物馆空间的创设,构建一条从“文物数字化”到“文物内容IP化”到“文博产业化”的完整的文物价值转换、实现和增值链条。
博物馆将成为城市的文化客厅、生活空间
中青报·中青网:湖南博物院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央地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新馆于2017年对外开放。除了传统的博物馆功能,这些年来,新馆在观众服务、文创开发等方面有什么创新尝试?
陈叙良:我们秉持“大文创”的理念,临时展览、研学项目、文创产品、纪录片、演出等,都属于这个范畴。而从更聚焦的角度,我们把“马王堆数字资源”整体授权,邀请大家一起来开发文创,努力实现文创开发的规模和高效。
“数字汉生活”IP就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为核心数据来源,运用数字化手段,以“素材库+二创+应用传播展示”为具体实施路径,首批已经在今年年初和两家高校,12家企业、30多个创意团队签约。现在博物馆4层就有“数字汉生活”线 *** 验区。
每天两万多人次的参观量,全部人工讲解不太现实,我们提供智慧导览器(靠近文物,点击屏幕,即可开始实时讲解)、AR眼镜导览(通过眼镜中的虚拟内容讲述展品背后的历史)、微信语音导览(可选择多国语言)等不同方式,供观众选择。小朋友特别喜欢AR眼镜,我也推荐大家体验一下。
原来观众在博物馆吃饭有点不方便,现在已经可以在馆内解决用餐。喝的有茶颜悦色、君幸咖,吃的有长沙小吃大排档、浏阳蒸菜……
中青报·中青网:作为博物馆馆长,你更具幸福感的事情是什么?
陈叙良: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文物,天天面对这些人类文明的优秀遗产,能获得一种心灵的宁静。还有就是看博物馆里的小朋友,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当看到他们被一个展览吸引,戴着导览器,安安静静地在那儿看,我的成就感、幸福感就特别强。
中青报·中青网:你认为未来的博物馆会是什么模样?
陈叙良:一方面,未来的博物馆与科技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文物带给观众的体验会更加多元、深刻;另一方面,博物馆将不仅仅是展览空间,还是城市的文化客厅、生活空间。
未来的某一天,你可能已经看过了正在展出的所有展览,但来博物馆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于是你在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到博物馆的书店、咖啡厅,聊聊天,发发呆,度过一个下午。博物馆将越来越公共化,成为一个复合空间。同时,数字博物馆也将走入大众生活,登录数字博物馆社区进行文化分享与互动,甚至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