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塑造理想城市的N种模样

编者按

城市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既是都市人栖居奋斗的空间,也承载着每个人的欢乐、回忆、期冀和梦想。城市与人的互动是充满温度的,人们坚定地选择一座城市,归根结底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理想城市何以可能?城市发展如何更加友好?10月30日下午,中国青年报社推出“青春中国·拥Bao未来”特别节目之“城市·呼吸”,探讨城市的现在与未来,感受城市的千姿百态,并与城市规划专家和登过珠峰的“当代徐霞客”一起,共同畅想理想城市的一千零一种“打开方式”。

---------------

理想的城市什么样?对于这个问题,生活于其中的人可能会给出五花八门的答案。宏观如“有宜居宜业的生活奋斗环境”“文化气息浓厚活跃”“人才政策诚意满满”,具体如“每天通勤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有就医需求时不必为挂不到号烦恼”,或是“周末总是有Citywalk的好去处”“咖啡店的出品不会让爱好者们失望”,不一而足。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城市“演进”的历程,绝不只是对最初规划图纸的僵化落实照搬。正所谓“城,以盛民也”,人是城市中的活动主体,是城市活力的源泉所在。每个群体同城市彼此适应、双向互动的过程,也是从不同角度雕塑一座城的独特气质、孕育无限可能的过程。未来,城市可能“进化”出N种面貌,但无论如何,只有尊重人在城市空间的体验感和归属感,将“人”作为规划、建设和治理的基本尺度,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理想城市。

理想的城市,首先应当兜牢民生底线,尽量为不同社会群体减少后顾之忧。城市生活并非悬浮的,它关系到每个家庭最为日常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做好基础保障,切实解决不同群体眼下最苦恼、最担忧的问题,便是提升居民幸福感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比如,为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提供更多可负担的住房选择,避免“极端通勤”困扰;推动外卖员、快递员等灵活就业人群“应保尽保”,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顺利入学;完善托育服务体系,破解上班族的“带娃难”困境;通过“加装电梯”等改造服务,方便老年群体日常出行……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化,真正“看见”这些事关民生的“关键小事”,是城市人性化温度的展现,也是建设理想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

理想的城市,还应充满人文气息,构建包容多元的文化空间。很多时候,城市高耸现代的建筑、四通八达的交通 *** 固然令人赞叹,但在硬件设施之外,这里是否有令人着迷的文化“软环境”、能否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样影响着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近几年,“城市生存指南”系列讨论颇受年轻人欢迎。在相关播客中,参与者会为昆明的哪种米线更好吃争论不休,分享北京古建筑、博物馆等不同主题的Citywalk路线,讨论哪些城市的文艺展览更丰富、乐队演出最值得一看、脱口秀开放麦更好笑……从在地饮食文化到文博资源,从打卡选品独特的小众书店到“常驻”借阅便利的城市图书馆,如今,文化生活已经悄然被更多人纳入“城市生存”的范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没有文化元素的浸润,城市生活就必然是冰冷而苍白的。以守正创新的方式传承历史文脉,以包容开放的姿态滋养不同文化业态,成为人们对理想城市的共同期待。

理想的城市,需要强化服务意识,彰显文明细节,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感到舒适、自如。城市的服务意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切切实实影响着人们的观感和体验。

比如,当城市规划者设计出更多公园“留白”,那些有户外慢跑、周末遛娃、自我放空需求的人群就有了合适的去处;当政务流程不断精简,“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人们便可以省却不少无谓的奔波和折腾;当“与人为敌”的道路障碍少一点,方便残障人士出行的设施更完善一些,人们在出行时就能更加安心、放心……说到底,城市规划还是应当以人的现实需求为核心,以更加细微的颗粒度体察人心冷暖,尽量照顾到不同群体、不同场景下的生活和发展需要。

“七溜八溜,不离虎纠(福州)”,去年,笔者去福州出差时,听到过这样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地老话。这份人与城之间的深厚情感,同样可以推广至其他城市。发展前景、美景美食、人才政策……人们对一座城市流连忘返的理由有很多,其实最关键的还是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真正被看见、被尊重,这也应当是未来理想城市建设努力的方向。

任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