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位树理):2022年1月31日,一场特殊的审判在少数民族村寨开展——景洪市勐龙镇贺管村委会叭嘎村小组直播公开开庭审理土某运送他人偷越国境案。庭审结束后,一位哈尼族大妈拉着景洪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玉喃溜的手对她说:“喃滴溜(傣语,意为家里唯一的宝贝女儿),你刚才讲的我们都听懂啦!你们把法庭开到我们村,我们觉得‘由猛’(哈尼语,意为非常好),很有用。”

云南普法微观察:让普法宣传听得懂、喜欢看、用得上

这场搬到村里举行的庭审,把法律知识送到了少数民族村民身边,让他们沉浸式体验了一场普法宣传。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河图街道大官庙社区法治文化广场一景。(主办方供图)

近年来,云南省不断创新普法宣传方式 *** ,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探索 *** 普法新路径,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喜欢看的内容进行普法,不断开创普法宣传新局面。

让普法宣传听得懂

云南有26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563万人,约占全省人口1/3。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如何向他们普及法律知识?

在8月22日举行的2024年“全国 *** 普法行·云南站”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李学平分享自己的普法经历。(主办方供图)

“老普法人”李学平就曾遇到了少数民族群众听不懂、不想听的难题。1986年的冬天,元谋县凉山乡连续下雪,七里多的路程,李学平手脚并用爬了3个多小时赶到村里参加普法会议。但他并没有受到彝族群众的欢迎,还没有散会,到会的人都快走光了。一位彝族老大妈对李学平说:“你讲的这些我们听不懂,也用不着。”意识到问题所在,李学平改变普法方式,开始用彝语讲解法律知识。

村民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河图街道大官庙社区的“暖心亭”休闲娱乐,这里是当地进行普法宣传的重要场所。(摄影:位树理)

*** 上的典型案例太过遥远,身边的真实事件更加震撼人心。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河图街道的法律明白人打入“村情报中心”,在人群聚集的街头巷尾,用群众身边真实发生的小案例、小故事来讲解背后涉及的法律知识,用身边事育身边人,群众更能听得懂,取得良好普法效果。

让普法宣传更有趣

法律知识相对枯燥,法律条文的专业性极强,如何把无趣的法律知识变得让群众喜闻乐见?

8月23日,融合了法律知识的白族霸王鞭、彝族打歌、快板等少数民族传统歌舞节目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拱辰楼广场上演,图为彝族打歌表演。(主办方供图)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积极推动普法宣传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编写普法内容的白族霸王鞭、彝族打歌、快板等少数民族传统歌舞节目,让法律知识融入群众生活。

巍山县融媒体中心与县纪委监委共同推出的法治微短剧《那些酒后驾车的“小自信”》视频截图。

巍山县融媒体中心与县纪委监委共同推出“法治微短剧”宣传品牌,一改过往“说教式”传播,用本地方言讲述群众身边的法治故事,用微短剧的形式演绎法律知识,收获百万播放量。

云南普法紧贴群众需求,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 *** 普法中,打造了一批包括“罗平警方”“茶城森警”等在内的极具特色的云南 *** 普法品牌,鼓励支持“华仙大妈”等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 *** 普法,让法律知识不再枯燥,让普法宣传在纷繁复杂的 *** 世界脱颖而出。

让普法宣传发挥作用

群众学法懂法能否用法,普法宣传能否推动社会进步?

“从围堵机关又闹又骂,到用法律维护权益。”这是李学平看得见的进步。在李学平的普法历程中,有一位60多岁的阿姨因赡养纠纷向他求助,因为阿姨听到李学平在村里普法时曾提到,“有个什么法专管子女不赡养父母的”。李学平感慨:“知道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实在是一大进步。”

在8月22日举行的2024年“全国 *** 普法行·云南站”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茶城森警”主播茶姐、普洱市公安局思茅分局政工室三级警长李虹霏作分享。(主办方供图)

“唯有看见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能改变。”这是普洱市公安局“茶城森警”新媒体账号“茶姐”李虹霏的感悟。“茶城森警”展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温情故事,并在与网友的互动中普及法律知识,成为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普法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自然环境保护工作之中。

8月25日,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猴桥镇猴桥村国门新村,当地一家村民家中举行调解林地纠纷的火塘会。(摄影:位树理)

“大家想说的话说出来了,最后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 ***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猴桥镇猴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文辉这样描述“火塘会”的作用。猴桥镇利用当地的火塘文化,把村民用来取暖、围坐聊天的火塘作为调解纠纷、宣讲政策、普法宣传的重要场所,用零距离的交流、无拘束的沟通,将矛盾扼杀在萌芽状态。

根据群众需求推进,跟随时代脚步创新,云南省不断在普法工作民族化、大众化上进行探索,以独特的法治实践和丰富的地域特色推动普法工作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