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2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贸仲各项业务指标稳步增长,新受理案件数量4131件,同比增长28.09%,争议金额人民币1273.46亿元,同比增长49.18%;其中,涉外案件466件,同比增长11.22%,案件涉及81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贸仲每年的仲裁案件受案量、标的总额和涉及当事人国别数量均名列国际仲裁机构前列。”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今天介绍并发布第十本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即《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2023-2024)》。他说,贸仲2023年受理案件数量首次冲破5000件大关,争议金额历史性突破1500亿元,与此同时,案件的国际化特色更加凸显,年内所涉案件遍布8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覆盖国家数量已达165个,包括“一带一路”全部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商事主体范围进一步扩大,机构国际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发布会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摄
作为全球通行的纠纷解决方式,国际商事仲裁在妥善处理国际经贸投资争议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各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法治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 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制度,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在王承杰看来,近70年来,中国涉外仲裁始终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时代脉搏共鸣,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长足发展。
他尤其提到贸仲在规则建设方面的工作进展。2024年1月1日,贸仲第十版《仲裁规则》正式实施。“新规则既总结我们自身的争议解决实践,又吸收近年国际仲裁的最新成果,更加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创新仲裁制度。”王承杰介绍,仲裁裁决在国外得到财产保全执行是贸仲规则的首创。他透露,在英文版本的基础上,贸仲即将发布法、俄、西、葡、阿、日、韩七个语种的新版仲裁规则版本,为不同国别不同法域的规则适用、特别是裁决承认和执行提供充分保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