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政治局 12 月 9 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 2025 年经济工作,提到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其中,"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的表述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这样的安排,意味着什么?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货币政策的表述,是 " 稳健的货币政策 "。
专业人士告诉谭主,从历史上看,我国货币政策基调的谱系包括从紧、适度从紧、稳健、支持性、适度宽松等。2011 年以来我国长期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但具体表述上会根据经济环境有所侧重,如保持中性、灵活适度、精准有力等。
这次政治局会议的表述,变成了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变化的方向,十分鲜明。
要理解这种变化,可以从政策的效果入手。
专业人士告诉谭主,今年以来,我国内需增长有所放缓,客观上需要货币政策加力逆周期调节,能真正体现 " 适度宽松 " 成效,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货币政策可以分为紧缩、稳健、宽松的货币政策。"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和 " 支持性的货币政策 " 都落在了宽松的谱系上," 适度宽松 " 在 " 支持性 " 的基础上政策信号更加积极、清晰。
梳理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会发现,这样的调整是循序渐进的。
有市场机构估算,今年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机构贷款发放量超过 110 万亿元,比 2023 年同期多近 8 万亿元,比 2022 年同期多近 20 万亿元。
并且从结构上看,今年以来新增的贷款资金主要流向了实体企业。
今年前 10 个月,我国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 13.59 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八成以上。并且这些资金中,有超七成都是企业非常渴望的中长期贷款。
加强调节力度,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这已经在体现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这个基础上,再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说明未来政策的力度还会有所加大。
当然," 稳健 " 到 " 适度宽松 ",政策的力度在变,政策背后的思路是一以贯之的。
专业人士告诉谭主,从根本上来说,"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主要是在货币政策力度上更加明确,它依旧强调的是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稳定社会预期,改善经济基本面,这个基调没有变。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次会议还提到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此前,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曾经有两次搭配出现,是 2009 年和 2010 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副院长王晋斌:这次的转变同样是我们现在经济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说有效需求不足,物价偏低,房地产存在明显下行压力,地方 *** 债务也有一定的压力等。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不稳定因素在增加。在这样一个内外背景条件下,我们提出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从内外部环境的角度,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这次的政策目标。
在可见的未来,我们不可避免重点领域的风险和外部冲击,更加积极的政策也是对这些风险与问题的直接回应。
从政策表述与市场反馈的互动关系来看,"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的表述,还反映着更为深刻的变化。
近期,包括彭博社等外媒对中国经济的预期有所提升。最新报道提到,9 月央行和其他部门的增量政策已经带来中国经济企稳的迹象。
9 月,系列增量政策刚刚出台时,外媒的普遍论调是," 中国大胆的增量措施无法挽救其疲软的经济 "。现在,这种说法正在改变。包括大西洋理事会等智库对于中国进一步加大增量政策正在呈现出积极的展望。
这背后,是中国宏观政策的再定位再调整正在超出一些人原本的预期。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近期提到,当前对于经济政策的预期反馈正在形成新逻辑和新体系,这要求政策的变化要准要快要狠。
这次政治局会议之前,有不少人已经再次关注起了今年 6 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 支持性的货币政策 " 的表述。讨论的一个焦点是,明年 " 支持性 " 的政策与今年的货币政策发力会有什么不同,市场会给出什么样的反馈。
谭主了解到,当前,在整个国际范围内,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都在经历深刻的变革,我们正在根据新的形势、新的经济发展规律探索新的政策模式。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货币政策怎么更好支持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9 月,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过去中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分化的情况开始扭转。这意味着过去两年中国资本外流和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压力也正在得到缓解,给我们接下来的货币政策拓宽了空间。
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1 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0.2%,仍然偏低,这进一步说明货币政策宽松有必要、有空间。
展望明年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可以先从利率政策说起。
明年是不是会开始降息了,降息会产生什么影响?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专业人士告诉谭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会根据内外部形势变化适时调整,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其中一项,是保持适宜的利率水平,通过降准、降息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激发市场需求和活力。
直接地,降息可以产生两个效果:提高投资的现值,并且减轻此前的债务负担,也就是说,降息可以直接改善企业的现金流和支出,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的带动作用。
提供更多的流动性,为经济运行创造适宜友好的金融环境,这是展望明年政策的一个出发点。
谭主了解到,从政策手段上,我们在突破之前的一些传统的货币政策和一些传统的观念。未来,央行还将更加积极地介入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副院长王晋斌:今年刚刚启动的,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就是一个为更加宽松、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创造的新工具。此前,我国没有公开市场国债买卖的操作,但这在发达国家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做法,可以快速加大流动性。要公开市场国债买卖,需要增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之间的协同性和支持性。
也就是说,在增进流动性的同时,我们也是在强化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与财政政策、房地产政策、资本市场政策等形成合力,全力稳增长和防风险。
专业人士告诉谭主,此外,我们也将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有进有退 ",引导和激励信贷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转型优化。
这些新的探索,都是在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形成政策 " 组合拳 ",提高宏观调控有效性。
也唯有这种正向的姿态,才能继续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把握经济回升的机遇。
发表评论
2024-12-17 00:45:20回复
2024-12-17 00:48:2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