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说得好,质疑固然令人不快,但信誓旦旦才更有问题。批判性思维,指向的正是那些经不起质疑拷问的“信誓旦旦”,质疑那些“论点远远超过论据的大炮判断”。人们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最怕的可能不是没文化的人,而是脑子里有很多标准答案、自以为很有文化的人。为什么呢?因为这种人只知其一,固执而愚蠢,无知而自负,不可理喻又无法对话。知识就是力量,但现实中那种“无知的确定性”,却有一种更大的力量,言之凿凿信誓旦旦,那是一种未经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无知蒙昧之蛮力。

在批判性阅读中打破“无知的确定性”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这可能是我们的文化语境中被误解最深的一个词,人们很容易根据字面意思将其理解为某种对抗、批判、批评、否定、反驳、质疑、较劲、反对等等,一些人之所以闻批判性思维色变,总想用“审慎性思维”“审辨式思维”“思辨性思维”替代它,正是忌惮其让人不快的“对抗性”。其实,批判性思维之所以成其为一种“思维”,就是与日常理解的批判与对抗形成一种区隔。它的本质不是反对,而是“不轻易接受”,不接受那些未经思考检验的结论。相比冻结于直觉、惯例和常识中的日常思维,这是一种高级思维,如果说日常思维只是停留于“作出判断”这个一阶、低阶层面,那么批判性思维则是一种“二阶思维”,能飞跃到第二个阶段,对那些未经审慎思考的判断保持警惕,真的吗?前提是什么?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在阻断结论中保持“对判断进行判断”。

埃隆·马斯克也说,批判性思维就像一堵精神防火墙,当有人告诉你一些事情时,你要真正思考,这些事情是否有说服力、是否真实。“精神防火墙”的比喻很形象,防火防盗防PUA,这是一种“阻断”的能力,阻断未经思考的结论。批判性的本质,就是“阻断”,在无意识中滑向某一个未经省思的答案时按下暂停键:这事没这么简单吧?

那批判性思维如何训练而成呢?批判是需要资本的,批判性思维的本质不是“我在批判”,而是“我拿什么去批判”“我凭什么去质疑”“我凭什么不接受那个结论”,这种高阶的思维,是以批判性阅读所形成的心智语法为基础的,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读几十本经典,没有一定的积累,是无法进入到批判性思维这种高阶思维层次的,日常思考问题还是依赖本能、直觉、他者标准答案的喂养。多元读书,根系阅读,批判性阅读,掌握了读书 *** ,才能为批判性思考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没有批判性阅读、绕远路的心智训练,结构化的知识匹配,就无法形成支撑新颖输出的批判性思维。

哈佛大学原校长博克把一个人思维进化分为3个阶段。之一阶段是“Ignorant Certainty”,即“无知的确定性”。这是一个盲目相信的阶段。第二阶段是“Intelligent Confusion”,即“有知的混乱性”,这是一个相对主义阶段。只有少数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够进入第三阶段,就是“Critical Thinking”,即“批判性思维”阶段,能对“判断”提出质疑并在分析后给出自己的判断。批判性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在“有知的混乱性”中进行知识激荡的训练过程,在阅读中扩展了思考的边界,看到了思想的“旷野”,才拥有了对那个既定的“轨道”进行批判的思想资本。

学者葛兆光讲过“中学历史考试卷”的事:我有一次看一份历史卷子,说 *** 战争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下面列了4个答案,要我的感觉,这4个都对。可它只有1个对。也就是说,本来有4个可能性的理解,就变成了只有1个,这1个就规定了所有中学生的思考。1个标准答案,这叫“无知的确定性”。到了大学读了很多学派,意识到有很多答案,都有道理,这叫“有知的混乱性”。再读了很多书,有了自己的系统认知,能得出自己的判断,这叫批判性致知。

以提出疑问为起点,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以提出有说服力的、有创造性的解答为结果。要进入批判性思维的境界,必须有一个“有知的混乱性”阶段,也就是充分积累,拥有用以去提出疑问并作出判断的资本。只知其一,等于无知,也就是“无知的确定性”。有不同,才有思辨,知道有不同,能接受不同,才有批判性思维。哲学家李泽厚要求考中国哲学的人必须研究西方哲学,这样研究才有坐标系,就是为了打破“只知其一”。绕远路读了很多书,知其二、其三,才有能力举一反三,对“其一”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作出关于其四、其五的创造性判断,从而迈向那种探索未知、获得新知的创造性境界。

曹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