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匡达
文/吴治邦
面对退市危机,不少上市公司都坐不住了,使出浑身解数来保壳,还产生了一幕幕戏剧性的画面。*ST洪涛(002325.SZ)官方微信号因披露未 *** 息而收到责令改正措施。6月17日的公告显示:证监局要求公司立即删除上述未 *** 息;立即自查公司及相关方是否存在信息披露违法、泄露内幕信息、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
过程来看,*ST洪涛在经历了连续跌停后,6月14日,公司的股票经历了“地天板”和“天地板”。盘后的成交数据来看,一众散户特征明显的营业部席位涌入,而包括中信证券深圳分公司、东海证券南京分公司等则选择卖出。也就是说,一旦*ST洪涛不能维持上市地位,大量买入的中小投资者将血本无归。
那么,考虑到历史上不少上市公司用“口号”保壳的先例,*ST洪涛前述未公开消息真实性和可行性几何?首先,这次拟入主*ST洪涛的一方仅为投票权委托,且明确表明一旦退市,则表决权委托失效。其次,拟入主的赢古能源的资本实力值得商榷。截止2024年3月31日,赢古能源的货币资金仅为755.81万元,资产净值为3400.85万元,负债总额为4.71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3.26%;2023年度营业收入仅为690.67万元,净利润为30.15万元。第三,即使在如此低的价格,*ST洪涛部分高管仍意欲减持,公司管理层的保壳诚意仍然不足。按深交所6月17日监管函的信息,公司副董事长、总裁侯春伟已辞去董事及高管职务,其依法在离职后六个月内不得减持的情况下,公司仍刻意隐瞒相关情况,向交易所提交其股份减持申请。
综合上述信息,外界有理由怀疑这又是一起“口号”式保壳。以低廉的消息发布成本来引导投资者买入,一方面希望上演保壳奇迹,另一方面即使保壳失败,也可以协助相关方在最后时刻卖出套现。至少从表象来看,*ST洪涛符合上述特征。
后续进展来看,*ST洪涛的董事长刘年新发 *** 回应相关质疑,声称为了拯救*ST洪涛已濒临倾家荡产。为了满足公司发展的资金需求及快速融资需要,其及亲属为公司多次提供财务资助5亿元左右,提供了超过10余亿元的担保,也不存在恶意退市的主观和故意。刘年新的公开喊话让外界看到了保壳欲望,但其拿出的保壳措施显然不足以取信于市场。一直在退市的最后阶段,仍依旧只能拿出如此“口号式”的保壳措施。
此外,*ST洪涛此次的信披过程也耐人寻味。按*ST洪涛的说法,公司早在6月11日就递交了信披申请,但公司的信披似乎一直未被放行,公司因此选择强行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披露上述消息。公司的孤注一掷确实引发了股价的波动,但也为此付出了监管代价。
个人认为,应当审慎看待濒临退市公司的垂死挣扎,正如本文所提及的那样,此类公司一般都是问题公司,其背后或藏着不怀好意的资本图谋。事实上,以面值退市为例,要想维护上市地位很简单,让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直接真金白银入场增持即可,何必搞得如此戏剧化。因此,个人赞成交易所对*ST洪涛信披事件的前后处置过程,尽一切手段防止投资者再次落入阴谋者的圈套,让资本图谋无处施展。
发表评论
2024-12-19 05:40:08回复
2024-12-19 05:46:5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