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摄影:范易成
界面新闻记者 | 范易成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12月4日,“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界面新闻从会上获悉,近一年以来,长三角三省一市紧紧围绕“四个统筹”和“五项任务”,制定实施第三轮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合力推进18项长三角重点合作事项,加快实施10项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共同推动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等专项行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据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顾军介绍,总量上,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从2018年占全国比重23.9%提升到了2023年的24.4%,今年前三季度增速5.4%,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长三角“万亿城市”从2018年的6个增加到9个,占全国比重超1/3。质量上,长三角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8年的2.81%上升到2023年的3.34%,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排名中,上海-苏州集群位列第五,南京集群排第九,首次跻身前十。
围绕重点任务的进展情况,顾军透露,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长三角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持续加强。深化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加快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第三批41项需求任务清单已对外发布,组建了首批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快。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已集聚大型科学仪器46441台(套),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已支持企业购买创新服务超7000次,支持金额超1.7亿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共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体系,联合促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在全国每生产10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4辆来自长三角地区。
在一体化发展制度保障方面,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有序推进。累计已有17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和应用实现跨省“一网通办”,长三角率先在全国试点的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至今年10月底已累计超4600万人次,减少群众垫付超70亿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开通,全长163公里的沪苏湖高铁年底具备通车运营条件, 连接起虹桥国际机场和浦东国际机场之间的机场联络线今年也将投入运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今年新推出18项制度创新成果,《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成为《立法法》修订以来国内首个综合性、跨省域、创制性立法项目。华为研发中心建成投用,西岑科创中心、水乡客厅、沪苏嘉城际铁路加快建设。
在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方面,高能级开放平台加快建设。浦东新区发布全国首批数据跨境场景化一般数据清单,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启动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印发实施,长三角“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揭牌成立;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合发布实施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近期重点工作举措,推动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协同推出30多项具体举措。发布实施全国首个区域性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地方标准,已累计联合发布区域性地方标准27项。
在构建风险防控体系方面,加快金融领域协同改革和创新。一体推进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嘉兴五市科创金融改革试点。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两期累计投资了47只子基金、52个直投项目,覆盖底层项目近1000个,为长三角地区培育了3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顾军表示,下一步长三角三省一市将继续项目化、清单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推动落实长三角地区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统分结合、压茬推进,切实把165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赋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18项长三角重点合作事项,尤其是在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方面,提供更多高水平科技供给,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取得新进展;共同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五五”思路谋划,争取谋划更多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要制度,加快区域一体化新探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