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篇报道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存在于互联网、鲜为中青年人所了解的 " 世界 "。据近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些直播间主播通过虚构剧情,喊老年粉丝 " 爸妈 ",诱导老年人购买假冒伪劣商品。大量老人却对 " 一眼假 " 的剧情信以为真,在长时间沉迷的同时,花不菲的价钱买主播的商品。

“直播间儿女”何以精准“围猎”老年人?

如今的直播带货,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刚被央视曝光的东北雨姐靠 " 演 " 农村生活带货,赚得盆满钵满。而充斥各类直播间、靠 " 剧情 " 带货的 " 儿女 ",更是刷新我们的三观。要不是媒体报道,很可能多数中青年人还真不知道,存在这样一帮 " 暗中孝敬 " 咱爸妈的人。

打击收割老年人的 " 直播间儿女 " 们,应对 *** 千万条,平台压实主体责任是之一条。不可否认,各类 *** 平台为社交、娱乐、消费、就业创造了广阔空间,但平台在带动广大内容生产者不断创新的同时,也要提防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尤其是对于打 " 擦边球 " 的剧情直播带货新赛道,平台有责任做好 " 守门人 "。技术层面,在完善内容审查的同时,也要改进算法推荐机制、健全流量分配体系,扩大优质内容的触达范围。此外,更需要畅通 *** 机制,让被骗老人顺畅地退货、 *** ,追回损失。

再者,面对发展中出现的 " 新情况 ",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势在必行。今年 9 月,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浙江省 *** 直播营销行为规范指引》提到:不得通过扮演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 " 假专家 " 以及虚构专业、履历、阅历、人物关系、情感人设等 " 假人设 ",或者通过杜撰帮扶社会弱势群体、制造虚假舆论热点等 " 假事件 ",以骗取受众信任或消费公众善良心理等方式推销关联产品或服务。这是我国之一次在规范性文件中纳入针对这类行为的条款。

" 直播间儿女 " 的肆无忌惮,也折射出一个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虽然俗话说 " 上有老下有小 ",但不少中年人的精力更多在自己的子女身上。一些老年人长期缺乏儿女陪伴,甚至独居,面临社交的缺乏和情感的空虚。直播间里主播的一声 " 爸妈 ",一句 " 回家 ",直击老年群体的 " 痛点 " 和软肋。而这种 " 情绪价值 ",却从来都不是免费的。

" 直播间儿女 " 现出原形,为我们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 货真价实 " 的儿女们,真的要多关心咱爸咱妈了,多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特别是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情感生活,不能让别有用心的 " 冒牌儿女 " 钻了空子。

来源:中工网 - 工人日报

原标题:" 直播间儿女 " 何以精准 " 围猎 " 老年人?

兰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