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世界级难度的“新疆三峡”,造福了流域240万百姓

从大坝上俯瞰泄洪。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沿着塔莎古道,在喀喇昆仑山河谷叶尔羌河的上游,矗立着新疆规模更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

这座高达164.8米,被业界誉为“新疆三峡”的巍峨大坝,拥有“大智慧”,不仅驯服了奔腾的叶尔羌河,让下游农牧民告别了千年水患和流域春旱缺水的问题,更极大缓解了南疆三地州的电力短缺,据介绍,造福流域240万百姓。

作为新疆更大的水利工程,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十三五”期间的百项重大项目之一,也是国务院加快推进的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

世界级难度 从蓝图到建成历时数十载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叶尔羌河山区干流河段上,是叶尔羌流域的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在保证塔里木河生态供水条件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据新疆日报消息,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总投资109.86亿元,从蓝图到建成历时数十载,不仅规模大,难度也是世界级的。

工程坝址位于克州阿克陶县的库斯拉甫乡境内,距喀什地区的莎车县约120公里,距喀什市约310公里。水库总容22.49亿m3 ,电站总装机容量755MW,属大(1)型Ⅰ等工程。它所处的昆仑山,是世界最复杂的地质环境之一,“三高一深”被总结为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难题。

何为“三高一深”?新疆新华叶尔羌河流域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

一高为高面板堆石坝,坝高164.8米,工程大坝+可压缩覆盖层深度的总高度达258.8米,世界罕见;

二高为高边坡,大坝右岸高边坡600—800米危岩体处理;

三高为高地震烈度,坝址区域地震基本烈度8度,大坝抗震按9度设防;

一深为河床覆盖层深,最厚位置厚度达94米,渗控体系建设难度世界罕见。

莎塔古道沿路是连绵不绝的赭褐色山脉。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记者一行从泽普县沿着塔莎古道驱车数小时,终于进入昆仑山腹地,抵达依山而建的阿尔塔什水电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在整个调研、设计、建造期间,困难重重。地上没路,山上没树,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即使有路,也因环境原始,频有翻车等事故,这是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建设初期的真实写照。

整个工程参建企业有上百家,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建设者们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饿了吃干馕,渴了喝河水,困了睡帐篷。2021年7月18日至8月17日,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实现了4台机组并网发电,这在世界水电发展史上也是少见的。

缓解南疆电力短缺 造福流域240万百姓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喀喇昆仑山(突厥语义为黑色岩山)河谷叶尔羌河的上游,是新疆规模更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于2021年投产运营,被誉为新疆的“三峡”大坝。新疆新华叶尔羌河流域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彻底解决了叶尔羌河千年水患和流域春旱缺水的问题,极大缓解南疆四地州电力短缺状况,造福流域240万百姓。

大坝之上的碧蓝水库。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2021年8月17日,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水电站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极大缓解了南疆三地州的电力短缺。工程设计年发电量21.86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88.31万吨,减少17.53万吨烟尘排放,使南疆人民用上更为清洁的能源。

科技硬实力加身 大坝拥有“大智慧”

“截至目前,阿尔塔什工程共获得国家专利23项,省部级工法9项、省级QC一等奖7项,在申专利26项。其中,叶河公司取得专利2项。”站在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大坝顶部,望着湛蓝的水库,相关负责人骄傲的为记者讲述“新疆三峡”的科技硬实力。

工程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可视化。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自2012年起,新疆新华叶尔羌河流域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先后委托水科院、长科院、南科院、河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新疆农大等科院院校,结合阿尔塔什工程实际,开展了直剪试验、大型荷载试验、面板混凝土抗裂研究、大坝填筑施工质量智能控制系统等十余项科研专题研究,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部分专题为国内创新型研究。

其中部分成果已应用于工程建设,建设期间以科技创新为立足点,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成功举办了深厚覆盖层高面板坝技术研究高层论坛;根据工程进展情况,组织了水规总院和国内知名专家召开了数次技术咨询会议,解决多个技术难题。

4台机组并网发电。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在信息化方面,“智慧化”也成为工程的亮眼标签,例如在施工中通过北斗卫星实现无人碾压技术,工程建筑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可视化得到进一步提升,AGV小车、磁感应装置使得坝下小鱼也能坐上专属“电梯”进入坝上水库繁衍生息……

水,是新疆经济发展的命脉。数千年岁月里,水资源的支撑成为新疆绿洲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为万千南疆百姓带来了丰富稳定的水资源、电力资源,更为南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经济网记者 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