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咪蒙无疑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名字。

爱国还是生意?流量女王咪蒙再出奇招,这次她瞄准了革命题材!

她曾是拥有千万粉丝的自媒体女王,以犀利的观点和独特的文风在 *** 上掀起波澜。然而,随着一系列争议事件的爆发,咪蒙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然而,她并未就此沉寂,而是转战短视频领域。

近日,在 2024 年国庆档期间,一部名为《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的微短剧成为 *** 视听领域的焦点话题。这部短剧由十月初五影视公司 *** ,其背后老板为知名大 V 咪蒙。

自 10 月 1 日首播以来,该短剧迅速在各大 *** 平台走红。仅抖音平台的播放量就已达到 1.4 亿,这样的数据表明其在 *** 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剧情简介

先来简要介绍一下这部短剧,《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改编自知乎作者 @盐言故事的原著《苏梅梅的超市》。

故事讲述了当代女青年苏梅梅接手爷爷的“胜利超市”,并因意外绑定了“万界超市”系统,穿越回红军长征时期,一边为红军提供物资,一边寻找失踪的爷爷。在这段充满冒险和奋斗的旅程中,苏梅梅见证了红军的艰苦历程,最终感悟到了长征精神。

从剧情来看,穿越历史的创意并非新鲜,但将现代商业模式融入历史情境,却给该剧增添了一层荒诞色彩。观众对这种结合的反应呈现两极化:部分人认为这种形式让长征历史变得更加“接地气”,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是一种对革命历史的“恶搞”和不尊重。

爱国还是恶搞?

尽管该剧在播放量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围绕其内容的争议却愈演愈烈。

部分观众认为,咪蒙通过该剧新颖的叙事手法,再次展现了她对热点话题的敏锐捕捉能力。尤其是革命题材的选取,在国庆档这个特殊时段,自然能够吸引大量关注。

然而,更多人则批评该剧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商业化操作。将长征这种充满历史厚重感的革命事件,与现代超市系统、商业符号相结合,似乎更多是在利用爱国情怀进行营销。

红军战士作为革命先烈,其形象在该剧中的表现被认为过于戏剧化和轻浮,损害了历史人物应有的尊严。这种过于娱乐化的手法,尤其是出现崔健的摇滚歌曲《新长征路上》时,引发了更大的争论。

主流媒体的评价与网友的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主流媒体对《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通过短剧这种形式实现了年轻人的爱国梦想。

人民文娱评价该剧通过创新叙事方式,展现了年轻人对爱国精神的理解与追求;而十堰晚报则称赞该剧为主旋律短剧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此外,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也对该剧给予了政策支持,使其成为2024年“北京大视听”重点 *** 文艺项目。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友们纷纷对该剧的剧情设计和人物塑造提出质疑,认为其过于商业化和脱离实际。

有网友认为,作为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不应歪曲人物形象,而该剧中红军战士的形象被部分观众认为遭到损害,这伤害了观众对红军的敬仰之情,亵渎了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

更有评论人士指出,该剧存在消费主义倾向,仿佛是用消费主义和商品拜物教来解决红军面临的问题,而非红军自身的信仰和意志。

咪蒙的短剧帝国

事实上,咪蒙的“流量帝国”并不是新生事物。早在她运营微信公众号期间,咪蒙就以精准的热点抓取和犀利的观点营销积累了大量粉丝。她的许多文章和内容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2019年,咪蒙及其旗下公司因一篇充满煽动性且涉嫌不实的文章被彻底封禁。此后,她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2023年,她借助短视频平台悄然回归,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在短视频领域,咪蒙的团队持续推出一系列爆款作品,从情感故事到职场趣谈,她的内容继续吸引着大批观众。其团队之前出品的《闪婚老伴是豪门》在九月成为短视频平台上的爆款短剧,播放量达16亿次。

而今年国庆档的《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可以说是咪蒙团队的又一次“流量爆破点”。

娱乐至死还是历史再现?

在当今流量主导的内容生产环境中,咪蒙的《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无疑是一种冒险的尝试。它尝试在娱乐和历史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吸引年轻观众的注意,又要传递一定的历史价值。

然而,文艺创作并非没有底线。当革命精神被包装成商品,当爱国情怀成为营销手段,观众看到的到底是历史的再现,还是一场娱乐至死的游戏?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咪蒙和她的团队,更关乎整个内容创作行业的未来走向。

在追求流量和商业利益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忽视了对历史的尊重?这是每一个内容创作者和观众都需要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