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评论员 张静宁

年度报告,是年轻人与自我的一场“促膝长谈”

从 2017 年开始,年度报告几乎是每个 APP 都有的服务。

年度报告,就是用出行、饮食、消费、关注话题、旅行等各类大数据,描绘出每一位用户清晰的个人画像。这些数据为网友们展现出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习惯、爱好和生活足迹。这种回忆式的年度报告,成为了每年年底社交 *** 中的一种不成文的仪式,甚至有很多年轻网友对年度报告充满期待,因为它正在成为人们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互联网提供了孤独,也提供了消解孤独的方式。年度报告,就是这样的一种方式。在社交媒体刷屏的年度报告分享中,这种 " 群体热情 " 告诉我们:年轻人们期待着与自己的一次重逢,渴望着更饱满的自己被看到、被读懂。

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日复一日的繁忙生活,很容易让人们忽略掉自己真正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每天听了几首歌曲、一年中去过多少城市、外卖爱吃哪家餐厅 年度报告中的这些数据让生活有了量化,品味、消费、社交、足迹,这么多元素以数据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年轻人们观察自我的一个新的视角,通过一个个的年度数据,完成一次赛博世界中的自我凝望,也在年底这个特别的契机里,有了一次坐下来,与自己 " 促膝长谈 " 的机会。

如果说对年度报告的守望,是向内认识自己,那么对年度报告刷屏式的分享,则是年轻人们向外寻求认同的渴望。对于很多人来说,年度报告不只是一堆冷冰冰的数字,而是自己的一张名片、一份谈资、一种 " 社交货币 "。喜欢相同类型的音乐或者书籍,让人们快速融入 " 同类人 " 的圈层;消费账单上的金额和习惯可以向别人更清晰地展现出自己的品味和喜好。通过这种分享,年轻人们享受真实的自己被展露出来,被人了解、被人欣赏、被人认同,在 *** 中寻找 " 孤独的解药 "。

那么," 年度报告 " 真的能代表我们吗 ? 互联网将我们一年的生活,冷冰冰地拆分成无数碎片,然而那些没有被数据记录下来的瞬间,还有很多,也许这更为重要。大数据虽然非常精准,但它可以记录行为,却无法诠释情感。在真实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欢喜、悲伤、兴奋的瞬间,与这些相比,年度报告构成的回忆往往是片面的,也是有限的。它可以窥见一年生活中某些特定领域的小小片段,却不能代表着每个平凡你我丰富生活的全部。年轻网友们,在 " 铺天盖地 " 的年度报告中感受互联网时代仪式感的同时,也不要忽略掉真实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用真实的自我与这个世界碰撞,在每个岁末年初,继续满含希望地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