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卓琼

“培养产业最需要的人才”

一场旨在推动高校与企业人才供需精准对接、提前适配的重点领域校企供需对接活动日前在安徽省芜湖市举办。

这场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多个国家部委联合举办的活动,吸引了近400所高校、300家企业参加,它们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领域的代表。

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刚在这次活动上加了不少企业代表的微信,加微信只是他与企业建立长期联系的起点。这位干了多年招生就业工作的学院党委副书记想据此了解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对标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新需求,李刚这些年隐隐感觉到,在一些新赛道,高校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需求有一些脱节。“一些高职院校,有企业订制班,学生能精准就业,综合类院校学科门类多,很难实现订制。”李刚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和一些企业,在校企共育和产学研融合方面,更进一步。

这两年,南开大学大力推进“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改革,对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优化并重组招生大类,完善“通识+专业”培养模式,从入口端的招生开始为出口端的就业打基础、作铺垫。

强化“通识+专业”培养,还只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南开大学副校长方勇纯在一次论坛上提到,科技风云变幻,国家对人才、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确保设置的学科都是国家急需且高水平的学科,我们培养的学生都是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方勇纯在会上透露,南开人才培养模式也从以学科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

今年5月,该校携手华为公司发布“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AI教育教学篇),旨在建立立体化、多层次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和全方位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平台,开展多类型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学校打造了130余门人工智能课程,实现从“通识基础”到“专业进阶”再到“多元拓展”的渐进式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的基本技能,提高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

让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已成为此轮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的重点。围绕学科专业调整的“加减法”,正在全国多所高校铺开。

安徽工程大学副校长凤权提供了两项数据:学校本科专业和安徽省新兴产业的匹配度超过80%,和省首位产业的匹配度超过40%。

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院校,安徽工程大学以产业需求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这两年,学校主动申请撤销了12个传统专业,增设了8个新工科专业,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小,目的只有一个: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发展的匹配度。

“我们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是4年一大调,2年一小调整。”凤权提到,培养方案的修订一定不是闭门造车,对于一些新专业,光靠学校现有的师资,还不够,需要引入企业的力量,“意见征求阶段,很重要一点是征求来自企业、行业的专家、技术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安徽工程大学坐落在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市,这里创新活跃,正在聚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首位产业,加快培育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也在前瞻布局氢能、低空经济、合成生物、脑健康等未来产业。

安徽工程大学聚焦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需求,增设6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点,填补首位产业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聘请百余名企业高管担任产业教授,参与学校专业调整和课程体系论证工作。

提升人才服务重点行业领域的适配度,一个关键因素是师资。

对于安徽工程大学的青年教师来说,每年的暑假也被称作产学研假,他们需要进企业、入车间,开展挂职蹲点。教师在服务企业一线中完成研究课题,增进对产业的认知,回到课堂能更好地开展针对性教学。

“我们希望动态地保持20%以上的专业教师,常年服务于企业。”凤权说,学校有近70人担任各个企业的科技副总,帮助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事实上,推动产教融合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发展的贡献度,高校间其实早有共识。湖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劲松提到了一个无法被忽视的事实:一些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多数不能被企业拿来就用,通常需要企业培养一段时间才能上岗。

他所在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4年前开始在全院推行“四导联合”培养机制,由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校友导师联合培养一名本科生,其中,校友导师就由深耕特定领域和企业多年的校友来担任。周劲松说,校友导师对一个行业的长期观察能让新生一入学时就能捕捉市场变化,他们带给学生的影响是有益的,“这是一套系统工程”。

十年间,天津大学已经派出143位辅导员深入重点企业挂职,解决高校和企业人才需求不衔接的问题,学校辅导员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天津大学前期调研得到的结果和启示。

挂职期间,辅导员需要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和用人需求,给学生带回之一手信息。该校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聂炳荣说:“通过这种方式,把行业需求带给学生,也把合适的学生推荐给企业。”

“学生是我们最终的‘产品’,他们能否实现高质量就业是衡量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凤权认为,面对真问题,做真研究,才能长真本领。安徽工程大学对研究生培养,提出了“四题”:企业出题、学院审题、学生选题、校企协同指导学生解题,把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在凤权看来,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适配度,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观念、师资、办学条件等,“新技术涌现,这种变革,其实是很痛苦的,高校要和产业进行深度对接”。4年间,为更好地服务新兴专业发展需要,安徽工程大学引进了400多位博士。

凤权还谈到了供需匹配工作前移的现实意义:“如果等到产业兴起,花盛开的时候,再来布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就有些滞后。”他建议,要学会往前多看一眼,关注区域产业的规划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