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人来说,长达 8 周的蔬菜涨价现象也许只是一场小小的生活插曲,待互联网热点过去后,人们或许会迎来菜架上更平价的、可以大方拿下的瓜果蔬菜。

苦瓜10元一条,今年“蔬菜刺客”怎么那么多?

但这个现象更应该是一个警钟,提醒人们关注未来长时间会面临的极端气候。毕竟,环境的破坏可能很快会反噬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 | 顺顺

编辑  |陆一鸣

题图 |   图虫创意

最近一个多月,蔬菜价格一再刷新大家的认知。我开始遭遇 " 蔬菜刺客 ",是在社区菜店买一条苦瓜,付款的时候,老板手机里传来刺耳的通知:10 元。

一问才知,近半个月,上海的苦瓜零售价几乎在 8 元 / 斤以上。正当夏季,本应是吃瓜的季节,可价格 " 带刺 " 的还不只是苦瓜,比如这个时候本该大量上市的油丝瓜,一斤飙升到 12 元;黄瓜也价格不菲,一斤 6.5 元;就连平素低价的冬瓜,一斤也攀上了 5 元。瓜类本就水分多,随便挑个矮小发育不良的,都得花个七八块钱。

涨价 " 重灾区 " 在瓜类和叶菜。(图 /pexels)

当你拎着从蔬菜摊买的 10 元一条的苦瓜或者丝瓜、黄瓜,内心关于生存的价值观,可能会重构。在物价上涨中精打细算,在营养和价格上均衡搭配的买菜人,如今遇到了难题。

蔬菜瓜上涨,西瓜价也居高不下,除了五六月份刚上市西瓜便宜了一阵,接下来,麒麟瓜不仅涨价到四五块一斤,还变得十分紧俏。

在上海某社区菜店,坐在电子秤前的老板边摇着扇边抱怨今年蔬果的 " 逆天 " 价格,他指着旁边的一小筐无籽麒麟瓜," 这个瓜刚上市时一斤两块多你们不吃,现在一斤五块多 ",而刚上市时一块多的宁夏硒砂瓜也涨价到 3.8 元 / 斤。

被 " 刺 " 的买菜人。(图 / 小红书 @Ivy 的春天)

不只是瓜类,大部分叶菜也平均每斤涨价两三元,其中最有 " 刺客 " 潜质的是上海本地菜谱里必备的鸡毛菜,平常一斤只要一块多,如今涨到 8 元 / 斤。菜店老板说:" 蔬菜这么贵我们也不愿意啊,进货难,卖出去的也少。" 眼见旁边的阿姨在抓了一把鸡毛菜,想了两秒钟,又放了回去。

今年的蔬菜为什么这么贵?未来还会贵下去吗?在消费端被 " 刺痛 " 的城市人猛然发现,每一份蔬菜在成为商品之前的命运,其实与自己息息相关。

连续 8 周涨价

从 6 月份以来,蔬菜已经连续 8 周上涨了。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8 月 16 日— 22 日,全国 286 家产销地批发市场 19 种蔬菜平均价格为 5.26 元 / 公斤,比上一周的 4.97 元 / 公斤上升 10.9%,同比上升 38.4%。6 月之一周,这个数据为 3.35 元 / 公斤。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到蔬菜两个月内均价涨了接近一半。然而,这也只是批发价,具体到消费者手上的菜价,大概还要再涨一半。盛夏应季蔬果莫过于各种瓜类——丝瓜、黄瓜、苦瓜、南瓜、西瓜,没有一个瓜的价格是不突飞猛涨的。平常不沾 " 柴米 " 的人大概会说,瓜太贵了就不吃了,买点平价的。

一盘素茄子少说需要 10 元。(图 / 顺顺)

实际上,几乎所有蔬菜价格都是往上涨的。就拿向来低价的白菜来说,其零售价也涨价到四五元一斤,白菜已经不再 " 白菜价 "。而且,在最近的上海菜市场,大白菜比较少,大部分是高山种植的娃娃菜,零售价在 6 元 / 斤以上。

(图 / *** 截图)

以 8 月 28 日的菜价来算,一个两口之家,单是买一顿饭的蔬菜:两根茄子(9 元 / 斤),一小颗花菜(6 元 / 斤),两根蒜苗(11 元 / 斤),一颗西红柿(6 元 / 斤),一把小白菜(7 元 / 斤),就需要花去近 30 元。

很多人调侃:" 会不会不是蔬菜太贵了,只是我太穷了?" 当下物价上涨的现实令人恍惚,网上甚至出现了一些关于菜价的阴谋论。但实际上,这次蔬菜涨价,很大原因来自极端降雨和干旱。

上海社区一家菜店的老板表示,蔬菜不仅价格贵,进货还不容易。" 本地的蔬菜基本进不到,菜都是外地来的,所以贵。" 原本夏季高温,加上夏季吃蔬菜更多,夏季蔬菜供应会有些紧张,但今年的情况更加特殊,极端天气的作用下,蔬菜收成出现了断档现象。

上海某社区菜店,蔬菜架上的菜又贵又蔫。(图 / 顺顺)

今年 5 月份,华北地区遭遇了旱情,随后又经历了 5 轮强降雨;6 月份,南方多地经历了长时间的高温,特别是江浙沪、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出现了超 40 ℃的高温。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在 8 月 1 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 7 月暖湿特征明显,全国平均气温为 23.2 ℃,是 1961 年以来历史同期更高的温度。

同时,全国平均降水量 140.0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 15%,为 1961 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多 ( 1996 年 7 月 148.0 毫米,1998 年 7 月 146.8 毫米 ) 。7 月,山东、河南、四川、湖南等地都出现了大暴雨,导致洪涝现象。8 月 26 日,中国气象局公布今年北方再次迎来强降雨。

北方强降雨再次到来,四川东部及重庆高温还在持续。(图 / 央视新闻)

目前,中国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主要有山东寿光、山东莘县、河北张北、河北邯郸、河南新野、甘肃张掖、甘肃兰州、四川彭州、云南元谋、广东湛江等地。其中大部分在北方,2 个在西南,1 个在广东,这些地方都受到了干旱或洪涝的影响。

有的蔬菜还没到收成时期就被淹了,有的则因为天气原因导致产量、质量下降,这就是蔬菜摊一些瓜类蔬果卖相普遍不太好的原因。

另外,一些地方遭遇洪涝灾害,导致当地蔬菜生产、采收及外运受阻。

在我国,蔬菜基本实现集中化生产,更大程度保证了蔬菜的供应。但另一层面,这也意味着我国蔬菜集中种植地区和大规模需求地区相对分离,比如蔬菜最多的环渤海产区、华南与西南产区,都离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有一定距离。

今年产区极端天气发生,只能跨区更远距离地运输蔬菜,就容易出现断档的情况。市场蔬菜供不应求,导致价格在短期内暴涨。

蔬菜分拣。(图 / 图虫创意)

不过,蔬菜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随着秋天的到来,高温降水缓解,蔬菜供应会慢慢回到正常水平,价格也会逐步降低。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晶于 8 月 28 日公开发言中表示:目前,季节性上行的因素还存在,但是北方产区以及高山、高原等地的冷凉蔬菜已经逐步进入集中上市期,供应十分充足,预计后期的菜价上涨将十分有限,9 月以后会出现回落。

未来," 果蔬刺客 " 会越来越多

眼下,蔬菜价格上涨只是短期的问题,忍一忍就可以。但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的当下,恐怕类似的农产品市场价格动荡会越来越多。

就拿荔枝价格来说,今年的荔枝简直贵到离谱—— 2023 年大规模上市时卖 4.5 元 / 斤的妃子笑,今年更高卖到 39 元 / 斤,价格涨了近 10 倍,主要原因是广东地区荔枝大范围减产超过 50%。今年上半年,广东持续下了几个月的雨,果子刚结成就发黄掉落。再加上去年年末,广东还遇到了暖冬,导致荔枝树不出花芽。

今年的多雨对荔枝造成毁灭性打击。(图 / 小红书 @湘妹带玉)

实际上,不只是中国,全球范围内的农业生产都受到极端天气变化的影响,而 " 罪魁祸首 " 就是气候变暖。

这两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的 5 次厄尔尼诺事件之一。该现象继续推高今年全球气温,而全球每变暖 1 ℃,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就可能翻倍——干旱地区变得更干,湿润的地区则降水严重甚至演变成洪水。

这些极端天气的短期变化,都会破坏农作物从生长到收成的各个环节,别说蔬菜水果了,就连许多地区人们赖以生存的主食——大米,收成也开始成问题。

今年七八月份,日本刚发生了一次有惊无险的 " 令和米骚动 ",各大超市都出现了 " 大米限购令 ",引发人们进一步抢购大米。2023 年环太平洋地区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产生高温天气,导致今年日本水稻收成减少,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今年日本大米的平均价格比去年高出 17.2%,为近 20 年来更大涨幅,不仅收成减少,连质量也下降了。

日本超市货架上大米被抢购一空。(图 /Twitter@bubu071912)

厄尔尼诺现象一般与拉尼娜现象相伴而来,今年冬天,在厄尔尼诺的影响下,冬季大概率会偏冷,而我国北方的降水将会上升,洪涝仍有可能发生。这样的天气,又会影响全国冬小麦的生长。

对消费端的人们来说,蔬果太贵了可以忍一忍,今天荔枝涨价了可以不吃,但对于靠种植为生的农户来说,每次的极端天气,都会带来措手不及的损失。像今年湖南大范围发生洪水,汨罗就有农户上千亩的农地全部被淹,种植的辣椒及糯稻均失收,而这可能是一家农户一年的生计所在。

7 月中下旬的陕北洪涝中,农民的玉米地被淹。(图 /B 站 @陕北改艳)

为了应对极端天气的影响," 气候韧性农业 " 作为解决方案被提出,包括培育更能适应极端天气的品种,建设更能适应天气变化的农业基础设施等。一直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用科学 *** 解决气候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但短期内改造的速度,也许跟不上如今气候变暖的速度。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报》,过去 10 年(2014 年至 2023 年)间,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暖已经将全球气温升高 1.19 ℃,高于 2013 年至 2022 年的 1.14 ℃,升温速度正在加快。

过去 10 天的气温距平,全国整体比常年同期热。(图 / 中央气象台)

对于不少人来说,长达 8 周的蔬菜涨价现象也许只是一场小小的生活插曲,待互联网热点过去后,人们或许会迎来菜架上更平价的、可以大方拿下的瓜果蔬菜。

但这个现象更应该是一个警钟,提醒人们关注未来长时间会面临的极端气候。毕竟,环境的破坏可能很快会反噬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校对:黄金周;运营:嘻嘻;排版:魏娉婷

读完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