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读这篇文章的大伙,有看过皮克斯经典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的,请举一下手。

会说话的汤姆猫被AI“变活”了!AI玩具成了下一个超级风口?

嗯,虽然我隔着屏幕看不到,但我估计举手的人数是不少的。

要我说,《玩具总动员》还真能算是90后和00后共同的童年回忆了,像是牛仔胡迪、翠儿、巴斯光年、Mr. Potato这些拥有自我意识,能够说话聊天的玩具,应该没有人不想拥有吧。

好消息是,如今动画正在照进现实。

奇怪的是,这率先落地的并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什么经典动画角色,而是一个在智能手机普及年代如病毒式营销般传播,如今却已经逐渐被大部分人淡忘的手游角色。

没错,就是这一只怎么看怎么贱的灰 *** 咪。

(图源:会说话的汤姆猫)

12月24日,金科汤姆猫携手西湖心辰团队发布旗下首款AI儿童情感陪伴机器人——汤姆猫AI童伴,官方宣称,该款玩具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与“会说话的汤姆猫”经典IP形象,为儿童提供深度陪伴和情感支持,共有经典款、豪华款、尊享款三个版本,售价分别为1499元、1699元、1999元。

没想到这时代的眼泪,居然也能整出新花样来?

AI让汤姆猫会“说话”

说起这个汤姆猫,大家印象里的形象应该还是这样的吧:

蹲在清晰度不高的屏幕里头,看起来就一副拽兮兮的样子,脑袋大大的,耳朵会动,眼珠子会转,有事没事就小手一背,可怜兮兮,问你要牛奶喝,这喝牛奶的动作更是经典回忆了。

(图源:会说话的汤姆猫)

我也去特地下载了新版本,只能说十来年的光阴在这只傻猫身上,是一点痕迹都没留下来啊。

OutFit7后续发布的汤姆猫衍生作,基本也都延续了这一套“复制语音”和“点按交互”的玩法,只是增加了更多细节,比如在《会说话的汤姆猫2》里,就会有一只叫做本的狗和你一起欺负它。

(图源:会说话的汤姆猫2)

还有不少游戏,基本也就是复刻热门手游的玩法,然后搭配上汤姆猫的IP,这里不再赘述。

不过呢,当时这款游戏虽然叫“会说话的汤姆猫”,但实际上这只猫除了用刺耳的声音模仿人说话外,能自主开口的只有被击打后的“NO”“哎呦”以及一些拟声词,是无法实现对话的。

而现在,搭载了AI的汤姆猫,真的会说话了。

根据官方介绍,汤姆猫AI童伴内置了专门研发的汤姆猫情感陪伴垂直模型,研发团队训练了大量针对汤姆猫这一IP角色的人物设定、声音数据以及儿童情感陪伴领域的语料。

(图源:京东)

从视频上看,小朋友可通过触摸感应和语音唤醒AI汤姆猫,和它进行互动聊天、讲故事、兴趣问答等。

在此之上,官方特别强调了这款产品的情绪感知能力,声称AI汤姆猫能够捕捉使用者的情绪变化,并作出相应反应,例如在孩子心情不佳的时候,汤姆猫交流的语音、语调、语速甚至语气助词都会跟着对话当下的情景或情绪发生变化。

不难看出,比起教育属性,这类产品更强调情绪价值与陪伴功能,其目的是成为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出口”。

但在动作行为上,这款AI汤姆猫的可动机构基本只有头部,虽然理论上是可以根据听到的声音辨别位置和方向,在平面上120°转头面向孩子进行语音对话,但却不能实现俯仰等比较基础的操作,可动范围明显受限。

而在情感表达上,这款AI汤姆猫可以变换的也只有眼睛部分,尽管官方表示为这款产品设计了20余款眼睛,但是产品的面雕设计其实并不算出色,可以不断变换图案和颜色的眼睛,能带来多少实际上的情感交流还是个未知数。

考虑到1499元的起步价,这款玩具的功能似乎还是有一点单纯了。

AI玩具爆发在即

事实上,诸如此类的陪伴玩具/早教机器人,出现在市面上的时间已不可考了。

但要说之一个获得AI大模型赋能的陪伴玩具,那高概率是在美国市场里爆火的众筹产品——Moxie。

Moxie是由人工初创智能公司Embodied推出的一款桌面机器人,和AI汤姆猫不同,Moxie不仅拥有着一个表情丰富的显示屏,全身上下三段式的可动结构,以及一双足够灵活的手臂组件。

(图源:Embodied)

在接入大模型后,Moxie不仅能够理解使用者的话语,识别他们的情感,听到并处理用户所说的内容,还能通过摄像头检测使用者的面部表情和语调,基于对话和问题做出回应,并伴有相应的手臂、眉毛和嘴部动作。

它甚至会脸红,还可以给你跳舞。

(图源:ISHOWSPEED)

从知名主播ISHOWSPEED的直播片段中,我们可以得以Moxie超高互动性的冰山一角,这面部表情真的很灵动。

要论AI玩具的陪伴感,那Moxie一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近些年来,随着以AI Pin、AI眼镜为代表的中小型AI设备崭露苗头,越来越多的公司试图进入儿童AI智能硬件赛道。

去年12月,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的前女友Grimes携手初创公司Curio,共同推出了一系列互动AI毛绒玩具,这些玩具均内置了OpenAI的大模型对话支持,具有与儿童对话和“记忆”主人个性的功能。

(图源:Curio)

字节跳动的AI陪伴玩偶“显眼包”,同样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热潮。看似普通毛绒玩具的它,实际上嵌入了FoloToy旗下的Magicbox,内置豆包大模型和语音识别能力,能够与用户进行无缝对话,提供个性化的情感陪伴。

原本作为内部礼品的“显眼包”,在二手市场上的转手价一度被炒到500元,足见其受欢迎程度。

(图源:闲鱼)

当这些公司仍需要努力寻找和打造IP时,AI玩具这一赛道也已经吸引了那些手握着更高技术力甚至是知名卡通IP的玩家入局。

比如同样握有超级IP的奥飞娱乐,《喜羊羊与灰太狼》《铠甲勇士》等IP可谓长久不衰,他们就在今年5月,与北京红棉小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了首款“喜羊羊”AI产品——喜羊羊超能铃铛娃娃。

(图源:闲鱼)

小朋友可以通过“超级铃铛”与喜羊羊对话,在蓝牙模式下,还可以播放儿歌和故事,基本也是这类产品的通用能力了。

尽管网友们,确实也对这类产品表达出了一定的质疑。

比如说,这和早教玩具有什么区别?一个类似智能音箱的东西就摇身一变成为AI机器人了?

(图源:IT之家)

但是考虑到幼教领域和目前大部分网友间存在的年龄隔阂,个人认为AI玩具的发展前景还是值得积极观察的。

AI玩具核心是“情绪价值”?

每个人都渴望着陪伴。

在此前A16Z的一份TOP50 GenAI的报告里,AI陪伴APP的数量高达近200个;而根据Precision Reports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陪伴机器人市场规模预估为920,311万美元,预计在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25.68%。

没错,这是一个拥有着百亿美元市值潜力的市场。

大语言模型在情绪智能的方向上的实质性飞跃,让人们对AI伴侣和聊天的强劲需求被全面激活,也导致生成式AI在虚拟伴侣、陪伴硬件的应用领域越来越深入。

(图源:A16Z)

在我看来,初创公司选择AI玩具作为之一步的原因还挺好理解的。

目前市面上这类产品,它们的 *** 原理其实都很简单。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智能音箱,只是反馈端变成了大模型,简单部署一下服务器,甚至直接调用现有的付费API,让AI根据设想整一段符合外观的提示词,最后再配上一个喜欢的玩具外壳,甚至可以说我都能生产出来。

而在简单的原理下,AI玩具的价值或者说目标对象却是非常明确的。在推行“新课改”后,让孩子寒暑假去上补习班已经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需要上班的家长又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陪伴着孩子们,此时这样一个简单的交流工具,就可以更低限度地满足孩子们不断增长的情感、社交和教育需求。

大语言模型,真的很适合“对话”型玩具。

当然了,问题也是存在的。原理足够简单,就意味着这个品类本身难以形成体验上的壁垒,没有了IP的加持,各家厂商推出的AI玩具最终只会殊途同归,初创公司会被轻易淹死在大公司的海洋里。

作为例子,在这股热潮涌动下,作为先驱者的Moxie,其背后的公司Embodied AI居然破产了,尽管程序员们还在试图赶出一个开源的大模型后台以继续提供服务,但是这款产品的更新进度也就到此为止了。

其次,在很多人看来,AI陪伴本来就是一种容易令人上瘾但本质上又不够安全的存在。

除了国内儿童手表上频发的“争议回答”事件,据外媒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的14岁少年塞维尔·塞泽甚至在与AI初创公司Character.AI的聊天机器人进行长时间对话后,于今年2月不幸离世。

从各种案例来看,这类产品究竟是在帮助人们对抗孤独,还是走向更孤独,也许还需要更长的时间观察。

而我认为,AI玩具始终无法真正替代人类的情感陪伴。

如何平衡科技与情感,借助AI玩具让家庭关系更为温暖和有温度,或许会是厂商们接下来需要去考虑的一大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