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8月13日电 题:闽北炉下镇的“生态转型记”

闽北炉下镇的“生态转型记”

新华社记者陈弘毅

12日一大早,59岁的王崇年就开始为果树修剪坏果和枝叶。距离成熟期还有两个月,果树枝头已挂满拳头大的桔柚和果冻橙,十分惹眼。

8月12日,福建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斜溪村村民王崇年在护理果园。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王崇年是福建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斜溪村的村民。“想把果子种好,就要精细化管理,及时去掉被阳光灼伤的坏果,修剪过密的枝条。”擦了把汗,王崇年拉过一条板凳,招呼记者坐下,“这都是我这几年当‘学生’悟出来的道理。今年我在区里农业专家指导下,投入好几万元给果树增加了防晒网,大大降低了坏果率。”

8月12日,福建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斜溪村村民王崇年在护理果园。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王崇年的果园位于福建“母亲河”闽江边。一汪碧绿的江水向东奔流而去,这里空气清新、鸟鸣啁啾,河畔坐落着古树人家,优美的山乡环境吸引了不少游客和研学团队前来,村里的餐馆、民宿在周末经常被预订一空。

这是8月12日拍摄的福建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斜溪村(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然而,十多年前,眼前的景象却全然不同。作为闽江下游水口库区的移民乡镇,为了解决生计问题,炉下镇20世纪80年代陆续开始大规模发展生猪养殖,生猪养殖一度成为这里的支柱产业。

“老百姓腰包鼓了,闽江也变脏了。”王崇年说,当时他养了几十头猪,村里房前屋后几乎都是猪圈,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排闽江,无序养殖让炉下镇付出了生态的代价。“污染严重时,水面上长满了水葫芦,岸边蚊蝇肆虐,‘母亲河’成了群众绕着走的脏水沟。”炉下镇斜溪村驻村之一书记李成政说。

“粗放的生猪养殖回报固然高,但要用断送子孙后代居住环境的代价去换取,这笔账划不来……”干部群众逐渐形成生态保护共识,延平区开始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推动生态转型。自2017年以来,延平区已削减“小、散、乱”的生猪养殖规模216万头,先后拆除4469家养猪场。

告别了养猪事业后,王崇年开始了“二次创业”。“一开始我也‘两眼一抹黑’,不过农业部门和镇里为我们推荐了不少优良果树品种,还手把手教我们生态种植,我很快找到了新的致富‘门道’。”王崇年说,他承包了如今的这片果园,并在果园中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还使用榨油剩下的菜籽饼和羊粪发酵而成的有机肥给果树施肥,不仅更大程度降低了传统化肥对环境的影响,还提升了果实品质。

“如今延平辖区30条小流域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群众的转产转业率也达到91.3%。”延平区委书记黄桂诚告诉记者。

依托3.8公里长的闽江江岸线、千年古榕及周边的绿水青山等自然资源,斜溪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盘活村内闲置的文化中心楼、粮食仓库、码头等资源,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打造茶洋窑文化创意馆、洲头企业文化博览园等,“农旅+文旅”产业规模初显。

这是8月12日拍摄的福建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斜溪村(无人机全景照片)。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四年前,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有观鸟爱好者在王崇年的果园中拍到了一种美丽的候鸟——蓝喉蜂虎。自此,每年初夏,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都会来到斜溪村栖息并繁育后代,吸引了天南海北的观鸟爱好者前来观览。王崇年也在延平区摄影协会的指导下,在果园里搭起了一个观鸟棚,成了一位“观鸟导游”,走上了生态文旅致富路。

8月12日,福建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斜溪村村民王崇年展示手机里摄影爱好者发来的蓝喉蜂虎照片。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